返回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1/4页)  寒门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东布政司出了如此多的问题,虽然已经处置完毕,但封禅事宜却是得暂且搁置了。

    朱厚照的脸皮到底没有厚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在这个节骨眼上封禅不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年轻的皇帝认识到他治下的大明朝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所谓四海靖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概是臣下们编出来哄他开心的。至于那连绵不断接连出现的祥瑞,更是臣子们投其所好炮制出来的。

    百姓们仍然有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遇到灾年连朝廷赈灾的粮食怕是都吃不到。

    帝国广厦虽然十分高大,但内部的砖瓦却已经发生了松动,如果不加以修缮恐怕有轰然倒塌的危险。

    朱厚照自践祚以来,在谢慎的辅佐下也算尽到了帝王的职责,看到这个局面他感到十分悲伤,甚至有些羞愧。

    先生们总叫他读史书,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读史的意义。

    读史的目的不是回顾已经发生的那些事情,而是为了明得失,知兴替,并加以规避,让惨剧不再重现。

    就好比山东官场的这些事情,在历史中都是有迹可循的。

    当然,并不是说他要对所有事情负责,只是有些责任作为天子是必须抗在肩上的,这些责任并不是内阁辅臣担当的起的。

    虽然朱厚照不打算立刻封禅,但既然来了山东,不登一登这东岳泰山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天子要登泰山,准备工作自然要做足。

    锦衣卫前一天便前去踩点,将登山途中所有需要经过的地方一一走了一遭,确保万无一失。

    之后便是封山了。

    泰山作为东岳名山,其上寺庙道馆无数,前来参拜的信徒更是络绎不绝。

    如果任由这些信徒往来,对天子的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皇帝陛下此行虽然不是封禅,但也不能让普通百姓随意接近。

    除了寺庙c道馆里的僧人c道士,以及一些药农c猎户,所有的闲杂人等都被清退下山。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天子终于开始登山了。

    锦衣卫前后护佑,臣子王公随侍在侧,看阵势倒真不比封禅来的差。

    行到半山腰时,朱厚照口渴难耐,伴驾的太监张永立刻拿来一只玉制杯子倒了水送到天子口边。

    谁知朱厚照摆了摆手道:“既然来了泰山,怎么也得喝山泉水。都说山泉清冽,朕必须得尝尝。张永,快去给朕打一些来。”

    张永哭丧着脸道:“皇爷,您可是真命天子,喝什么泉水啊。泉水凉,别激到了脾胃。”

    朱厚照瞪了他一眼道:“朕喝什么水什么时候还要你个奴婢过问了?速速去打水来,不然小心朕叫人打你板子。”

    张永无奈,只得朝谢慎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谢慎笑声道:“陛下都降旨了,你还犹豫什么。泉水清冽,山里的猎户c药农都是直接饮用的,不必担心。”

    这个年代又没有工业污染,不必担心水质问题,不然谢慎还真不敢让朱厚照直接饮用泉水。

    这又不是玩闯关游戏,可没有存档再来一次的机会,万一朱厚照真的挂了,可就难办了。

    张永嘴角抽了抽,只得垂头丧气的前去取水了。

    青山绿水间朱厚照的心情显然不错,他点了点山峦间浮起的云雾感慨道:“先生看看,朕的大明如此壮美。总是窝在京师,哪里能看到如此美景。”

    谢慎不禁心疼起朱厚照来。

    大明的皇帝大多是圈养,从继位便一直待在京师。朱厚照的父皇弘治皇帝便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是不羁的朱厚照,这辈子也就出过三次远门。一次是北巡九边,一次是南巡江南,还有一次便是这泰山之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