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44 合众连横(第2/5页)  限制级末日症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件的发展,有时会产生巨大的突兀的变化,让人措手不及。而让神秘专家恐惧到发狂的,并非是居高临下,无可抵御的神秘力量,而是一种直接的情况——不知道为何,就是感到恐惧和发狂,完全找不出真正的缘由,只能本能给自己一个理由,但自己却知道,那绝非是真实的理由。

    这种恐惧,我经常接触到,而发狂的情况,却很难说出一个标准。

    眼前的神秘事件,每一个桥段,每一个情节,每一个景色,都给我一种十分标准的“恐怖而神秘的模板化场景”的感觉。这里的人和事,明明都应该是确有其人,并真实在与之互动,却仍旧可以感到这种模板化。

    但是,神秘专家的经验和谨慎,让我不可能真的将这一切,都当作模式化的恐怖游戏。我必须提防突如其来的转折和变化,以及隐藏在这种模式化背后的,暗中汹涌的波涛。

    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表现,也许在他人看来毫无意义且多余,但从我的角度来说,都是有其意义,且是细心编排的。我的提问,所想获得的答案,并不仅仅在对方给出的回答之中,也不仅仅存在于回答者当时的表现当中。我追寻的,是他们之所以在这个噩梦中的意义。

    我知道,这很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任何一个神秘专家,都不可能了解一个神秘事件中的全部情况,而我也大概不会和他们有太多不同。即便如此,如果真的想要活下来,做出点什么成果的话,就必须这么做。

    “这里经常会有陌生人出没吗?”我问。

    “没有,这里的人,一直都住在这里。”人形“系”回答。

    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从末日幻境的角度来说,哪怕没有高深的意识行走者,侵入病人意识的方法还是很多的。整个研讨会的成份十分复杂。而我也绝对不相信,在研讨会让病人服用新药的时候,那些潜伏在研讨会中的神秘组织,会什么都不做。眼下的噩梦,想必也有一部分是那些神秘组织的功劳。阮黎医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毋庸置疑,但她却不认可神秘化的现象。而往往从更具备科学逻辑的方向去探寻这个世界正在面临的末日进程,因此,哪怕她假定“白色克劳迪娅”可以让病人产生“互动性幻觉”,也绝对不可能,用药物让病人产生幻觉,并构建这么一个噩梦。

    而眼下这个噩梦,也明显不是病人在“白色克劳迪娅”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更不是在世界神秘化的过程中,通过电子恶魔使者的渠道所构成的。噩梦的人和事所展现出来的模板化。本就证明其背后有某些人的意识在其主导作用。他们干涉了研讨会的研究,利用了研讨会的新药,很可能在药物成份中,有预谋地添加了一些神秘化的成份,主动利用病人的意识态,营造出这么一个噩梦环境。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可避免地。在一些现象上,呈现出一些很有代表性的情况。让人可以第一时间,就联想到熟悉的人和组织。

    而我也相信,既然他们殚精竭虑构造了这么一个噩梦,当然不可能是随便之举。任何导致这个噩梦的产生,以及认知到这个噩梦存在的神秘组织和个人,都会尝试利用这个噩梦。而最直接的利用方式,就是进入这个噩梦,捣鼓出一些事情来。

    直接进入这里,或许不是最好的方法,但一定会是隐藏在暗中的人们。最普遍的手段。

    因此,如果人形“系”所说的话,是表示这个噩梦中只有我们这些人的话,我是绝对不相信的。反过来,既然她并非意指如此,那么,也可以认为,她或许在暗示其他的情况。

    最简单的,就是“在这个居民区之外还有其他人,但他们从未来过这里。”

    比较复杂的,就是“这个居民区的人,并不仅仅只有老霍克走出去过,还有一些人出去后尚未回来。”

    这些未归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