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第2/3页)  网游之全球在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来想去,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桂林郡战略位置之重要,甚至过岭南行省的韶州郡,又被两大城邦治理了一年,情况就更加错综复杂。

    因此萧何建议,最好从现任郡守中选调一人,坐镇桂林郡。

    对萧何的提议,欧阳朔是极为认同的。别看山海城跟两大城邦已经达成和解,欧阳朔此番更是亲自前往桂林郡,要跟两大城邦签订贸易协定。

    明面上的友好,丝毫不能掩盖此地的暗流涌动。

    就是率先接受山海城橄榄枝的川北城邦,他们自威武关撤离的联军都没有返回各自领地,而是就地驻扎在南部边境。

    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对山海城,两大城邦依然充满戒备。任谁都清楚,现在的所谓“和解”,不过是双方的权宜之计,是形势所迫。

    未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桂林郡就将再次成为四战之地。说桂林郡是领地北境中枢,一点都不为过。

    这么一个战略要地,自然需要选调一位强力郡守,配合驻扎在此的豹韬军,做好北境整体军事防御以及相关战备。

    范仲淹c田文镜以及鲍叔牙几位老牌郡守,自然而然地进入欧阳朔视线。三选一,欧阳朔需要做一个决断。

    范仲淹不用说,足以胜任。

    大清模范总督田文镜,同样是一位合适人选。说起来,田文镜可是领地正儿八经的第一位郡守,资历最老,能力也强。

    诺大的琼州郡,被田文镜治理的井井有条。

    依靠造船业c盐业c木材以及香料等产业,琼州郡可是领地最富庶的一个郡,郡财政收入甚至过刚被撤销的廉州郡,仅次于山海城。

    远洋贸易的兴起,更是将琼州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田文镜的斡旋下,琼州郡的黎族人纷纷走出大山,在平原生活。作为第一任蛮族事务谈判代表,田文镜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甚至要强于范仲淹。

    除了这两位,浔州郡守鲍叔牙也是个合适人选。行政署长萧何举荐之人,正是鲍叔牙。

    在出任浔州郡守之前,鲍叔牙就担任雷州郡守。调任浔州,同样是临危受命,负责治理一个被太平天国祸害的大郡。

    短短不到半年,鲍叔牙就基本肃清了太平天国的余毒,能力可见一斑。兼且浔州郡毗邻桂林郡,鲍叔牙熟知当地情况,跟豹韬军也是配合默契。

    这两点,正是萧何举荐鲍叔牙的原因所在。

    三位郡守都是合适人选,要从中做一个选择,还真是困难。

    等到视察了梧州郡,欧阳朔才算下定决心,正式圈定范仲淹。不为别的,只因三郡之中,唯有梧州郡不再需要范仲淹亲自坐镇。

    梧州郡各项政务都已走向正规,再没有什么棘手的问题,换做其他任何一位郡守,都能处理妥当。

    相反,无论是琼州郡还是浔州郡,一时半会儿都还离不开田文镜或者鲍叔牙。琼州郡的远洋贸易刚刚有起色,正是关键时期,需要田文镜把关。

    浔州郡承担着沟通山海城跟川南行省的重担,又是豹韬军的大后方,同样需要鲍叔牙这位老郡守继续坐镇。

    仅凭此一点,范仲淹在此轮角逐中,顺势胜出。

    范仲淹听了君上的问话,不禁心中一颤,如果不是他定力够高,兼且养气功夫深,怕是立马就要露出激动表情。

    不是范仲淹有什么问题,实在是桂林郡守一职牵涉颇深。

    桂林郡守的难产,范仲淹是有所耳闻的。

    范仲淹毕竟是领地第一任行政署长,领地曾经的席文官,消息灵通。他隐约听到传言,说君上在兼并昆明郡时,次提出了行省总督的设想。

    领地三大行省中,云南行省总督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