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章 孔子(第2/3页)  网游之全球在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实,对营正以上的将领而言,实则荣誉的诱惑力,要远高于金钱。没看到,林逸被封为虎威将军的时候,引起多少将领的眼红吗?

    因此,要制定军功制度,就必须将军衔制度一起制定出来。

    其间的种种,哪是一时半会儿定得下来的?

    显然,杜如晦放了一个烟雾弹。

    杜如晦此举,也是为了激励前线将士的士气,其初衷是好的,欧阳朔也就没有反对。只是督促军务署,务必在战役结束之前,将此项制度完善。

    欧阳朔,断不能失信于将士。

    杜如晦得到消息,愁眉苦脸,向君侯告饶。

    可惜,君侯却是无动于衷。

    这叫什么?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既然君侯已然下达谕令,整个军务署也只能通宵达旦,一边关注前线战事,一边加紧军功制度的编制。

    迫不得已,杜如晦还厚着脸皮,到陆军讲武堂借人。否则的话,他是真的忙不过来。好在,兵圣孙武好说话,给军务署调来十几位教员,临时应急。

    次日,盟军南下的消息,就传到指挥部。

    盟军的南下,再次出乎白起的预料,比他预想的至少提前了一周。

    还真是心急啊!

    营帐之内,白起盯着肇庆郡地图,凝神沉思。

    地图上,山海城驻军的三个点,被用红色标注出来。它们是位于西面,左路军驻扎的腰古县;中间的苍城县,以及位于东面,右路军驻扎的更楼县。

    苍城c腰古以及更楼三县,互为犄角,腰古县和更楼县距离指挥部苍城县,都不到两百公里,急行军的话,两天就可到达。

    三个红点之上,就是天霜县。

    一条粗大的黑色的箭头,自天霜县,一直延伸到苍城县。

    盟军提前南下,让白起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继续坚守三县,还是全军集中到苍城县,共同御敌。

    整个上午,白起的眼睛,都没有离开地图。

    下午,一道道军令,通过驿站传至各大师团。

    显然,白起已经有了决断。

    上将军令,驻扎在苍城县的龙骧军团第四师团c雷州郡警备师团,即刻拔营,前往腰古县驻扎。

    驻扎在腰古县的龙骧军团第二师团,交接防区后,即刻离开腰古县,迂回至更楼县郊外,隐蔽起来,随时待命。

    如此一来,腰古县和更楼县的兵力都得到加强,唯独作为指挥部的苍城县,仅仅留下连编制都不完整的天霜县城卫师团。

    难道说,这又是白起导演的空城计?

    军令中特别提及,三座城池,必须在城头竖起主将大旗。

    苍城县,自然是竖上将军白起的大旗;腰古县,竖宣威将军穆桂英的大旗;最后的更楼县,则是竖大将军韩信的大旗。

    毫无疑问,白起布了一个局。

    至于盟军会不会上套,只有等盟军赶到战场,才能见分晓。

    八月十五日,山海城。

    就在肇庆战场硝烟弥漫的时候,山海城却迎来一位大人物。

    至圣孔子,带着门下弟子,一路游学至山海城。而就在前一天,法家的韩非子,也已经悄悄抵达山海城。

    儒法两家的“扛把子”,终于齐聚山海城。

    任谁都知道,争鸣大会,即将进入最激动人心的环节。

    这半个月,诸子按照争鸣大会的安排,先是一头扎进藏书楼,闭关一周,埋头苦读,了解各家各派在各朝各代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

    不得不说,确实受益匪浅。

    尤其是儒家,经学在后世,可是有几次大的发展。

    紧接着,就是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