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7章 宇宙(第1/2页)  烽火小军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对他们的说法,现在有什么看法?”

    李思特问道。

    “你们要知道,现在椭圆星系中的气体和尘埃如此之少,就是因为它们全都在这类融合过程中转变成了恒星。

    最大的椭圆星系位于星系团的中心,通过吞食其他任何过于靠近的星系而不断长大,好似一只蜘蛛坐享自投罗网的美食而日益肥壮。

    我们今天看到的全部星系中,仅1%活跃地卷进了这类并合。”

    虚妄说道。

    “但是,并合的过程极为短暂,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过去70或80亿年间,我们现在看到的全部星系的一半都曾卷进过与大致相同大小星系的并合。

    在宇宙更为年轻而星系彼此靠得更近时,并合应该发生得甚至更加频繁。”

    五号提醒道。

    “但是你不要忘记了,旋涡星系本身是宇宙早期的较小实体并合而成。

    球状星团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0~140亿岁,暗示我们的银河系是在几十亿年间融合了100万左右小气体云而形成的。”

    虚妄说道。

    “所以,每个新气体云与成长中的银河系碰撞时,激波就会引发一阵爆发式的恒星形成,产生一个新球状星团或往银河系中心核球补充新恒星。

    剩下的物质便沉降到盘中,最终形成旋臂。”

    五号说道。

    “这又怎么解释?”

    吴刚问道。

    “根据计算机模拟显示,整个融合过程在暗物质模型中特别有效。”

    五号说道。

    “为什么有效?”

    楚云问道。

    “因为暗物质的引力将一切东西维系在一起确实,如果宇宙中没有暗物质,我们今天所见的星系大概根本不会形成。”

    五号说道。

    “然而,仍有一些涉及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难题有待解释。”

    虚妄提醒道。

    “能够举例说明一下吗?”

    楚云问道。

    “例如,1980年代,某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证认了红移值相当于回顾时间20~30亿年的巨大数量矮星系。

    我们看到的这些矮星系是它们在地球只有当前年龄一半时的情景。

    那时,地球上的生命甚至还未曾离开大海登上陆地。

    但如果当时地球上有天文学家,他们的望远镜就会看到众多蓝色矮星系在夜天照耀,每个矮星系大约是我们银河系大小的1%。

    那些矮星系是如此之多,以致有人把它们在现代天文照片上出现的可能景象描绘成宇宙墙纸。”

    虚妄说道。

    “可是我们看不见任何与此类似的东西今天仍在活动。”

    五号说道。

    “也许,那些矮星系曾经是旋涡星系形成过程的中间阶段,已经被离我们较近的旋涡星系吞并了。

    也可能那些构成宇宙墙纸的矮星系不过是烧光了。”

    虚妄提醒道。

    “为什么?”

    李思特问道。

    “听到现在,我脑袋也开始不听使唤了。”

    四号说道。

    “别墨迹了,感觉的说为什么?”

    李思特说道。

    “因为它们太小,引力场很弱,这些小不点儿星系中第一次恒星形成高潮时产生的超新星引起了强大激波,把矮星系中所有剩余气体和尘埃驱赶到星系际空间去了,没有留下形成新恒星的原料。”

    虚妄说道。

    “这又怎么说?”

    楚云问道。

    “其实很简单,它们与那些矮星系相当的天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