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长枪(第1/2页)  天外陌流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中年人松出一口气,低头轻声喃喃,表情僵硬,神色间仿佛夹杂着一丝欣慰。

    “老先生,您没事吧?”

    陌十三见中年人如此模样,以为他是得知方玄机消息,欣喜难抑所致,便柔声关心道。

    “哦,没事,没事。”中年人失态回神,连忙话锋一转,道,“小公子赶路至此,想必腹中定然饥饿,我这就为小公子准备些饭食去。”

    “有劳老先生。”

    陌十三话音未落,却见中年人已匆匆起身,往屋外走去。

    中年人顺手带上屋门,站在檐下长长呼出一口气,嘴角苦涩,神情怅然。

    定居此地二十余载,每当遇到来自三生渡之人,他都会问一句:方老可还好?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句话连他自己都记不清问了多少次。

    每一次询问,得知方玄机安好时,他的心就安然几分。

    此处距离三生渡不过数十里地,他若想去,眨眼功夫便能到,可是,他偏偏不能去,也不敢去!

    “恩情断,俗缘了!”六字之言,是他永远挥不去的魔咒。

    “唉,年少轻狂不识已,青丝白发徒伤悲,活该啊!”

    良久,中年人发出一声叹息,移步旁边另一间茅屋。

    陌十三独自待在房中,脱下湿透的鞋袜放在炉上烘烤。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左右,中年人带着饭菜回来。

    饭菜很简便,都是些杂粮素食,但对陌十三而言,却是相当美味。

    两人边吃边聊,无话不谈,片刻之间,俨然成了一对忘年交。

    闲唠中得知,中年人姓陈,名师泉,天唐人氏,二十多年前来到这不毛之地隐居,至于缘由,他似乎并不愿提及。

    一个人隐居,时间久了,陈师泉已经很少对外人提及自己姓名。方圆百里熟悉他的人,也极少有人能叫得上他的大名。

    人们见他门前五棵柳,索性也不去问他姓甚名谁,便随口叫了他五柳,久而久之,他的名字就真成了五柳。

    有些文化和见识的人,见他每日除了耕作,还抱着书读,遂知他是个懂些文化的人,便有礼貌的尊其一声五柳先生,五

    柳先生的名号由此传开。

    “小公子,我观你相命不凡,想必是传说中的修行之人吧?”

    两人聊着聊着,见屋外天色暗淡,陈师泉起身开始收拾碗筷,随口问出一句让陌十三惊讶万分的话来。

    道门之殇过后,世间很少有人知晓修行法事,就算一个修为通天的人物现身凡尘,也极少会被认出。

    陌十三离开三生渡前夕,虽已贯通全身三百六十五穴,步入初登境初期巅峰境界,但也只能算刚刚摸到修行门槛,离传说中超凡脱俗还相去甚远,这陈师泉是如何看出来他懂得修行法门的?难道真仅凭相命一说?

    “哈哈,小公子莫要当真,我好读书,对易经修理有所涉猎,观公子气息相命,与书上描述近乎一致,故而瞎猜了一句罢了。”

    陈师泉置之一笑,端起碗筷出门而去。

    易经修理是两本书的名字,陌十三曾在金玉阁见到过,不过并未观阅,不知其中内容,陈师泉所说真假便也不得而知。

    入夜,明月高照,天空偶尔飘过几团薄薄云雾,使得月光暗淡一瞬。

    屋内,陈师泉拿出蜡烛点燃。

    “小公子,过了三生渡,大道有三,天唐道直通天唐国都,滨丘道前往滨丘,沂川道直奔沂川,你路过我这里,想必是要去那沂川之地了?”

    渡过忘川河,确实有三条官道,去向正如陈师泉所言。

    “先生猜的不错,晚辈此行目的地正是沂川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