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心思(“有顾鸾呢,“你去干什么?...)(第2/3页)  宫阙有韶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喊着想扑过去:“张……张公公!”

    两旁的人赶忙上前,将他死死一按。

    “张公公!”他还要再喊,就被捂住了嘴。

    翌日清晨,顾鸾按时起了床,方鸾歌也爬了起来,两个人一起梳妆更衣。

    先前日子顾鸾病着,方鸾歌被柳宜指来照顾她,一天都没进殿。如今她病好了,方鸾歌也能再进殿当一当差了。

    只不过,方鸾歌显然只是寻常宫女的身份。

    她胆子太小,行事也拘谨,在殿里素来是能少说话就少说话。这些日子下来,皇帝也不太注意得到她。柳宜最初还拿她当“专门调来的三鸾之一”看待,如今索性就当个普通宫女用了,让她在外殿听命。

    顾鸾于是沏好茶就独自进了殿。这会儿又是楚稷刚下朝的时候,内殿没人,她便径直穿过去,进了寝殿。

    寝殿里,楚稷已更好了衣,却罕见地没急着去内殿批阅奏章,而是闲适地坐在了茶榻上,正跟张俊商量着什么。

    顾鸾低着眼去上茶,他目光在她面上一扫,继续跟张俊道:“……宫女去多了不方便,让宜姑姑挑两个就行了。你多挑些得力的宦官跟着。”

    张俊应了声“诺”,正在屏风后收拾衣裳的柳宜道:“那宫女就带顾鸾和鸾歌去吧。”

    楚稷暗自松气。

    宜姑姑不给面子归不给面子,摸他的心思还是摸得很准的。

    刚将茶盏搁下的顾鸾听言一滞,怔然抬头:“是要去何处?”

    “秋狝。”他道。

    顾鸾恍悟。

    春搜、夏苗、秋狝、冬狩。为彰国威,天子少说两三年里总要去围猎一次。

    过去三载,尚是先帝孝期,这些礼数便罢了。今载出了孝期,连大选都已办妥,秋狝自也要去上一趟。

    顾鸾记得上一世时他也是这会儿去秋狝的。天子出巡素来阵仗颇大,宫中六尚局为此没日没夜地忙了许久,朝臣们亦紧锣密鼓地筹备了许多,尤其各位武将,都想在新君继位以来的第一次秋狝中拨得头筹。

    但那次御前都去了什么人?

    她不太清楚。

    她只知道后宫嫔妃去了数位。

    这种事,皇后依礼应当伴驾。她记得那时尚宫局得到的消息原是皇上有意让皇后娘娘好生安胎,不必费这般周章,但最后不知怎么回事,皇后还是去了。

    另外去的几位嫔妃,好似与皇后也很有些关系。

    栖凤宫里,掌事姑姑景云立在皇后身边苦口婆心地劝:“皇上也是好意。皇嗣为重,娘娘还是别去了。”

    她既是栖凤宫的掌事又是皇后的乳母,说话比旁人的分量重得多,皇后素日也愿意听。

    这回,皇后却摇了头:“本宫胎像好得很,还是要去的。”

    景云无奈。

    皇后低着羽睫,翻着手中的册子,半晌,又说:“吴美人也想出宫走一走。本宫问过太医,她的胎像也不错,就带上同去吧,免得在宫里闷着也没趣儿。”

    景云禁不住地皱了眉:“娘娘,吴美人提了一句您就点头,这若明日仪嫔、舒嫔、倪才人她们也来……”

    “本宫倒觉得,都带着也无妨。”皇后将那册子放在膝头,斟酌着道,“皇上的后宫不多,算上本宫也不过七个,都去也不费什么事。都是自家姐妹,本宫也不想厚此薄彼,就都出去走走吧,松快松快。”

    这话说得景云无言以对。

    她知道,皇后娘娘这是又顾虑名声了。

    仪嫔、舒嫔刚进宫,新封的倪才人也还不算熟悉,她盼着能结个善缘,让这三位新嫔妃赞她一句贤惠大度。另还有何才人和秦淑女——依皇后娘娘这喜欢一碗水端平的性子,带了那三个去了,就不会想留下这两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