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章 我郑家全跟了!(第1/2页)  我在大唐当伙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凡刚才的一番长篇大论,其中包涵的内容很丰厚,就算此前对云阳城的构想有些了解的李渊,一时半会也不能完全把其中的深意吃透,眯着眼沉思着其中的道理。屋中顿时陷入一片短暂的沉默中。

    但是,徐凡讲的都是一些很朴素,很基本的道理,他只是结合世家的现状,根据大唐朝政将来发展的方向,总结出了未来的可能会出现的局势。

    这些分析局势的事情,这些世家大族也常常会做,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还会召开全族大会,由家主和众位管事共同商定家族大计。

    然而,同样是分析局势,徐凡得出来的结论,却和他们这些世家大不相同。

    在众人一片沉思的状态中,郑家家主郑善达首先回过神来,他用力的捻了捻自己的两缕胡子,像是在下什么重大的决心,而后目光灼灼的看着徐凡,说道,

    “小徐大人指点我等迷津,老夫不胜感激。刚才小徐大人说到的关于云阳城新政的事,听小徐大人的意思,这新政实施起来,还需要不少的人才。”

    “不是老夫夸口,我郑家饱读诗书的青年才俊,倒是有那么几百人的。小徐大人若是用的上,老夫愿传令家族,让这些子弟日夜兼程,投入小徐大人麾下!”

    听了这话,徐凡和李渊都愣住了,一是不会接不上话。而后郑善达一起过来的卢家家主,此刻内心更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你这老郑头,唱的是哪一出啊?早些时候,一起在徐家北市酒楼,咱俩喝酒的时候,你还一副不置可否,要好好考虑考虑的样子。这才过了多久,怎么一到响马寨,一见到小徐大人,一听小徐大人的高论,你这厮就变节了?

    还星夜兼程,投入麾下?你老郑算是把全家族的前途,都压在了小徐大人这里啊。想不到啊想不到,你老郑这个一向瞻前顾后,谨慎行事的家伙,今天做出如此冲动之事!

    徐凡也有些难以理解,不知道这个看起来话不多的郑老头,行事风格为何如此果断。但是,据他了解,这些世家大族,向来讲究的,就是平衡,这些动辄几千子弟的世家,一向擅长多方下注,懂得不把鸡蛋全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即使他们要找靠山,表忠心,也是留有余地的,往往是一些子弟投靠某个势力,而另一些子弟则投靠其他势力。总而言之,不会让自己的家族陷入孤注一掷的局面。

    哪有像这郑老头这样的,一上来就表示,我全跟了!

    疑惑归疑惑,但人家如此信任,也算是一件好事。于是徐凡就直截了当的跟郑善达讲道,

    “郑老爷子,您先别忙下决定。我也不和您藏着掖着,我这云阳城,确实急需人才,这边推广新政,制定新制度,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您要派子弟来参与建设,我是欢迎的。”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些世家子弟来了云阳城后,就要遵守我制定的规则,不能带着世家子弟那股惫懒劲。在工作时,必须认认真真,不折不扣的按照我的规定来。”

    “如果干不下去,可以辞职。但是,在我这里一天,就得好好的干。如果是混日子,打马虎眼,我徐凡向来是有过必罚,绝不姑息!”

    徐凡把话讲的很通透,语气也很严肃,几乎是明着跟郑善达这位郑家家主说,你家的人来了,必须踏踏实实的干活,否则决没好果子吃!

    还没等郑善达回话,卢家家主焦急的打岔道,

    “小徐大人所言正是。我卢家作为传承已久的世家,家学也颇丰厚。整个家族中,精于学问的年轻子弟,至少也有四五百人。似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不知小徐大人是否派的上用场?”

    徐凡听了,心中直乐,自己正愁云阳城的教育领域缺乏人才呢,要知道,教育在徐凡的计划里,那可是重中之重。他不缺书籍,不缺知识,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