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9章 长孙无忌服了(第1/2页)  我在大唐当伙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杜如晦听了徐凡的一番解释,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小徐大人所言,甚是有理。不过,按照这种想法,一所县城怕是需要几百个官员,从哪找这么多人才呢?那么,云阳城的新政,不就没有了推广的意义了吗?”

    众人一听,都是心有同感。徐凡对于增加县城官员的做法,众人也都弄明白了,就是把原先集中在主官县令的的担子,分到了不同的官员身上。

    但是杜如晦的疑虑,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天下的读书人就那么多,单单一个县城就放置几百个官员的话,那大唐数千个县城,从哪找那么多的人才啊。

    徐凡眼见众人一副顾虑重重的神态,不由笑道,

    “凡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说你们,能不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就说我的响马寨,现在学堂里念书的小孩,就有两三千个,我改良的造纸术,推行的印刷术,已经把教育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了,你们还不赶紧趁着机会,在长安,在洛阳这些大城市里,多办些学堂?”

    “再者说,我的云阳城,也只是第一个试验点,新政在我那初见成效,最快也得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然后向其他城市慢慢推行,少说也得三五年的光景。这么长的时间,不够你们培养几批读书人吗?”

    “还有,那些个在学堂里读了几年书,但是尚未参加科考,取得功名的士子,虽然不能委派他们做什么品级高的官员,但是,在衙门里做一些基层的办事员,处理一些基本的事情,还是没问题的嘛。”

    徐凡长篇大论的一番话,将自己心中的宏伟计划托盘而出,而大家也了解了徐凡心中的构想,原来小徐大人的眼光,竟然已经看到了这么远的地方,他已经把整个大唐的未来,考虑到了胸中。

    对于这点,在座的众人都是既欣慰,又欣喜。不过李世民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他沉吟了半天,问道,

    “徐老弟,你考虑的是很周到了。不过,承乾现在岁数还比较小啊,现在就跟着你亲身经历这些朝政上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徐凡不由呆了一下,直看着李世民,一脸莫名,老李这是说啥呢,古代的孩子不是很早就当家立业了吗,目前李承乾都八岁了,学习这些事情,不是很正常吗?

    而李承乾听到父皇的疑虑,脸上虽然神色如常,但心中立马就急了,他可不愿意整天的待在宫里面对那些老学究啊,那些个腐儒,只会板起脸孔,对着四书五经向自己照本宣科,烦也烦死了。

    哪像在徐叔的响马寨上,自由自在,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徐叔还能带他一起学习很多有趣的事情。关于政事的学习,他可是早就感兴趣了,但是父皇一直没亲自教他,而做他师傅的那些大学士,也跟他提也不提。

    李承乾心中直打鼓,一双眼睛目光灼灼的看着他徐叔,他心中清楚,要说全天下谁能跟他的父皇较真,怕是只有面前的这位徐凡叔叔了。

    徐叔,我爸的想法不对,您赶紧把他驳倒啊!

    徐凡转头一看,正好看见李承乾那充满期待的小眼神,不由得笑了,对李世民说道,

    “老李,在我这你还充什么老师傅呢?别当我不知道,你在承乾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是什么都干了。军事,政事,你都开始上手了。”

    “如今轮到你儿子了,你就舍不得了?你少给我在这假惺惺的装好人,我看你是怕儿子以后比你强?”

    这一番话说的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都掉转了头,不敢参与他和李世民之间的玩笑,要知道,天下能跟陛下这么说话的,只此一人而已。

    李世民也被徐凡的话弄得脸红脖子粗的,他刚想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找回场子,徐凡就接着道,

    “得了,你也崩不高兴。我带承乾参与云阳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