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第1/6页)  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低弹|道飞行实验前, 我们准备了15个遥测点,所有设备要提前安装到遥测地面站点上。”

    会议室里拉着窗帘,没有开灯, 一片昏暗。

    只有宁馥在前面手动操纵的幻灯片发出荧荧光线,照得她脸上半明半暗,下颏尖得明显。

    预计半年时间,遥测组要带工程队挨个安装遥测设备,但在这之前,各项目领域要派人先做遥测飞机试飞。特别是弹头室, 要获得弹头触地的数据, 最大限度地保证科学准确不出偏误, 必须要结构、电路、机构的设计和改装人员分批上遥测飞机进行实验。

    马铁军沉吟片刻, 道:“可行性,我们已经反复论证过了。但是——”他停顿两秒, “首要的困难,就是要克服遥测站建设的地形、自然条件的问题。”

    朱培青坐在会议长桌的最前头,喝了一口茶。

    然后平淡地扔出一句惊雷, “人力可及, 我们就必能取得胜利。”

    他看了眼宁馥,宁馥便迎着老师的目光笑起来。

    拿到遥测的项目, 她激动啊!如果能把遥测拿下来, 她的阶段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胜利在望的兴奋在她胸中反复激荡,喝仙风饮仙露也比不上这样的感觉。

    就算绞尽脑汁天天流鼻血她也认。

    这段时间宁馥不仅要负责弹头设计工作,更有一半精力分在遥测试验的设计和安排上,若是换个旁人, 恐怕早已经心力交瘁, 任是铁人也撑不住了。

    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还精神焕发起来——就像那十来岁的小儿女, 正在热恋之中一样。

    只不过别人是花前月下心动情牵,她是左拥发动机右抱安全阀,沉迷导|弹不能自拔。

    ——要么趴在图纸上蹭一手铅黑,要么在发射场地滚满身的沙土……整个人看着灰扑扑的,只有两只眼睛炯炯地放出光来。

    这样的人在基地有很多,在我们的国家有很多。

    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再繁重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再硬的骨头,也要有人把它啃下来!

    在这一行内的人时常会讲,“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工作时枯燥的,高强度的,不为人所知的。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一个项目要历尽反复的设计、理论论证、实验论证,成型后要反复试车,要面临无数来自技术、自然、乃至运气的考验。

    惊心动魄时有,漫长艰苦更多。

    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有了朱培青的放话拍板,宁馥的工作就正式拿到了“通行证”,每个人都成为“齿轮”的一部分,严丝合缝地运转起来。

    首区的遥测试飞的全功率试验开始了。

    两架飞机就变成两个遥测飞机站。但根据军|方的规定,所有改装飞机都必须进行起落试飞。

    改装的飞机机舱是不密封的,受气流的影响非常大,而项目组成员的工作不仅仅包括对结构、机构、电路设计等改装效果做观测,还要对各系统以及记录所用的磁记录器、数字磁记录重发器做预测试,观察各系统设备工作的运行情况并记录数据。

    因为涉及保密需求,飞机遥测站的性能检测要做全功率实验只能在军方场地,以防频率泄露。

    宁馥带着测试组到了军用机场,队伍里包括多个系统的设计员四人,高级技工两人,勤务保卫两人。

    飞机起飞。

    飞行高度3000米,飞行速度190公里/小时。

    更形象点说,就是飞得又低又慢。

    几乎人人都出现了不良反应——眩晕、恶心、呕吐,严重的甚至有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的症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