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8章 大煫乱世(第1/2页)  无限之水晶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始皇起,五胡乱华,至此汉人经历了一场绵延近三百年的大乱,可谓从汉末一直打到煫初,几乎打得亡国灭种。

    所幸有弘农杨氏子弟杨竖资质殊异,不仅开创大煫改朝换代,更在即位后对内并西梁灭南陈,对外击突厥抗游牧,并最终一统天下,把这经过数百年战乱后支离破碎的大好山河统统纳入大煫版图。

    煫初百姓的生活其实是十分幸福的,在杨竖修广通渠、推均田令、改革货币、广设粮仓等施政举措下,经历了多年困苦的夏地百姓迅速恢复了元气。

    仅仅是二十年时间,煫朝京城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则储粮千万石,小的也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甚至于就杨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也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如此富有,在整个夏地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都极为罕见!

    便是于后人眼中最能代表夏地文明巅峰的大唐,也绝不敢说自己粮草、布匹的积储存量能在完全不事生产的情况下供给全国人民使用几十年!

    这也是为什么杨竖明明在个人品性上暴躁易怒还有诸多缺点,可后人还是给了他一个“鸿恩大德,前古未比”地超高评价。

    但可惜,如此豪富的开皇盛世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随着文帝死后炀帝继位,他先是矫诏赐死了已经被废人庶人的亲哥哥杨勇,然后就正式开始他为可以称得上辉煌绝世也可以说是荒唐无比的皇帝生涯。

    平心而论,煫帝杨旷其实并不似很多人以为的那样不堪。事实上他除了在私生活方面确实有点荒诞,其余文治武功都不逊于乃父,甚至在个别方面还犹有过之,但最终他却因为四个字而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哪四个字?

    好大喜功!

    为了体现出自己是比父亲杨竖更出色的皇帝,同时也是为了堵住那些对他继位颇有微词之人的嘴巴,杨旷立志要做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举动。比如、修东都啦、修大运河啦、征吐谷浑啦、征高丽啦等等等等。

    这些原本没有什么,所谓内兴而外伐,每一个名垂千古的帝王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杨旷格外不同,他看不上那些把所有事情拆成十几件然后花上一辈子甚至由子孙一起帮忙慢慢做的皇帝。他要特例,他要独行,他要把所有事放在一起做!

    这一做顿时就做出了事情!

    别的不说,光是修建东都时大煫每月就要调集民夫两百余万,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足以把人吓死。而更离谱的是,被后世称为京杭大运河地浩荡工程也同期开工,这下大煫的根基登时动摇。

    这还不算,杨旷本人确实性喜骄奢。他酷爱在闲适出宫游玩,每到一地就会下令征集民夫建设行宫,那行宫的规格难度还相当的高,导致每年大煫都要专门拨出巨额财富来给他建行宫和游玩开销。

    据说杨旷游江都时,率领的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共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如此,庞大到无可计数地财货便如流水般投入这两件堪称史诗级的巨大工程和那些零碎事件里,让原本生活安逸的大煫百姓再次体会到了之前战乱时的困苦窘迫,大煫境内也终于开始出现反对声音。

    不过话说回来,杨旷登基十年总计征调民夫不下千万,其中因役而死者过半,有人造反那是正常的,若是没人造反那才显得奇怪!

    大业七年,有知世郎王薄率领民众悍然起义,又有张金称、窦建德等一干豪强纷纷效仿。煫帝一开始大怒派兵残酷镇压,但随着起兵的豪强越来越多,乃至大煫上层社会都有楚国公杨宣感这种人跟着凑热闹后,杨旷才终于发现情况不对,自己的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