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3章 出征(第1/2页)  贵女重生:长安第一宠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着孟东野低着头乖顺领旨的模样,皇帝满意地笑道:;那就就有劳爱卿了,待爱卿凯旋归朝,朕必有重赏。

    这般热络亲切的模样,

    孟东野眉眼低垂,盯着手里黄澄澄的圣旨,一时有些恍惚。

    传话的宫人候在一旁,见状笑着说道:;孟将军乃是天上武曲星下凡,区区匈奴蛮族,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何能与将军匹敌?将军此番必能打破匈奴,得胜归来。

    这话说得讨巧,极尽阿谀奉承之态,孟东野向来不喜欢这等巧言令色之人,对此无动于衷,不过却恰好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

    大抵身居高位久了,耳边听到的都是让人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谄媚话语,年轻的时候怀有一腔雄心壮志,胸中自有沟壑万千,填满着大齐的广阔疆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计较这点小事。

    可随着时间迁移,昔日英明神武的帝王逐渐被磨平棱角,沉浸在盛世长安的美景里太久了,那些讨巧的话就成了过往丰功伟绩里必不可少的装饰。

    功绩如果不能拿出来炫耀,那必然是黯然失色的。

    所以即便明知那些话有夸大其词的成分,高坐明堂上的帝王还是乐得去听他人的吹捧。

    世人皆被浮华所牵绊,享受着万人敬仰的九五至尊更加难以免俗,归根究底,不过是当局者迷罢了。

    孟东野在心里叹了一声,忠肝义胆撑起来的一副血肉之躯让他说不出以下犯上的话来,所以只得俯首谢恩:;臣自当尽力而为。

    皇帝正在兴头上,也不计较他刻板的回答太过扫兴,摆了摆手,道:;去吧。

    孟东野微微颔首,拿着圣旨退下了。

    出了上书房,孟东野往外走了一段路,穿过拱门时见到了只身一人等在廊下的太子。

    不等孟东野开口询问,太子便走上前来,坦然自若地说道:;我正好路过,刚巧碰见孟将军,现下将军是要出宫了?

    孟东野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周围,果不其然捕捉到了树后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也不知道是谁的眼线。

    孟东野心下了然,顺着太子的话回道:;是,陛下派臣前往边关平匈奴之乱,臣正要去军营点兵。

    太子笑了笑,侧身让出道来,说道:;将军为大齐出生入死,鞠躬尽瘁,我很是钦佩,战场上的事我不懂,帮不上什么忙,便送将军一程吧。

    ;太子殿下客气了。

    孟东野知道太子特意等在这里,应当是有话要同他说,只不过碍于各方势力明里暗里的监视,少不得要装腔作势一番,免得被人抓住把柄,拿到皇上面前去搬弄是非。

    两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客气而疏离的走到正门,那双一直在他们屁股后面的眼睛见他们果真只是闲谈,顿觉索然无味,转过一道宫门就不再跟着了。

    太子这才看向孟东野,说道:;这段日子那些人盯我盯得紧,就等着抓我的把柄,让你见笑了。

    孟东野知道太子性子温和,随了端庄柔婉的皇后,是个宅心仁厚的君子,偏偏那些藏在暗处的阴谋家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洪水猛兽,太子宽宏大量,倒也能够容忍。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由衷地劝谏道:;殿下心性仁厚,是好事,但也不可一味迁就忍让,否则那些人只会变本加厉,不知分寸。

    太子笑了一下,面色平和,却不庸碌:;我知晓你的意思,我也并非全无防范,只不过总得放那么一两个眼线留在身边,好叫那些人暂且放心,不至于狗急跳墙,又闹出什么麻烦来。

    那些个心怀不轨的奸细他早就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处置了,留下几个不成气候的眼睛耳朵放在身边,也能牵制那些人,维持住巧妙的平衡。

    听到这话,孟东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其中的深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