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四十四、咱俩都是混蛋(第1/4页)  重生之浩荡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海固是一个地理概念,并不是行政划分。

    最美摄制组的驻地在吉西县下边一个乡镇,沈君诺一路行来,首次体验到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震撼,同时也对华夏最贫困的地区有了一个直观认识。

    摄制组16日到达,沈君诺17日到达,几乎是前后脚来到吉西县辖下的甜水川镇。

    沈君诺此行不是为了探班,只是为了看看沈明远日记中记载的‘触目惊心的贫瘠’是个什么样子。

    从繁华的东部地区,一路向西1800公里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沈君诺从未见过的景象。

    甜水川相较于电视剧中完全不适合生存、需要搬迁的乡镇,条件要好上一些。

    因为甜水川镇,旁边有一条季节性的河流。

    即便这样,时光仍像是遗忘了此处。

    漫天的风沙、街边的土坯房、居民们非灰即蓝的衣服,让沈君诺恍惚回到了六七十年代。

    在满是低矮民房的镇子上,最显眼建筑是那座两层楼的教学楼。

    教学楼外立面上白色瓷砖,在灰蒙蒙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老伯,这所学校是援建的?”

    摄制组拍摄的过程中,一直有位50多岁老农打扮的中年人在笑眯眯的围观,沈君诺上前攀谈。

    “对,这是我们湖建省在99年援建的。”

    ‘老农’一开口,竟是带着口音的普通话。

    “您不是本地人?”沈君诺奇怪道。

    “我是支教的,湖建人。”

    “哟,失敬失敬......”沈君诺诧异。

    黑布鞋、蓝裤子,洗发黄的涤卡衬衣,皮肤黝黑,久经风吹日晒的脸庞上还带一抹高原红,这幅形象实在是和支教老师联系不上。

    攀谈之后,沈君诺才得知这位吴姓‘老农’竟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在甜水川已经待了8年了......

    沈君诺肃然起敬。

    这个社会总有那么一些不为名利,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沈君诺自问做不到,但不妨碍他对这种人发自内心的尊敬。

    “吴校长,眼下还有什么困难么?”沈君诺想做点什么。

    “其他还好,就是老师不够啊”

    吴校长以为沈君诺也是摄制组的,就随口聊了起来。

    “不是有支教老师么?”沈君诺奇怪道。

    “有是有,但是留不住人呐.......”吴校长无奈道。

    听吴校长细说了,沈君诺才明白。

    甜水川小学的师资配备中有一半是本地在编老师,另一半的缺口全靠支教老师弥补。

    但这个地方恶劣的环境却根本留不住人,别说是支教老师了,就算是在编老师也是想尽办法调离此地。调动不成甚至辞职的都有。

    吴校长指着摄像机前一位带着学生们做游戏的女老师说道:“就像小胡老师,来了一年,瘦了十几斤,听说你们要来拍节目,前天专门坐车去县城洗了澡,不过去县城来回得8个小时,回来路上刮了一路风沙,到镇上时又是一身土.......这澡也白洗了”

    “.......”沈君诺。

    “就这她已经是支教老师里待最久的了”吴校长苦笑道:“大多数人都撑不过一个月。”

    华夏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扶持项目越来越多,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关注教育问题。

    因为华夏自上而下都有一个共识‘教育是脱贫的第一要务’。

    但另一个默默付出的群体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就是这些支教老师们。

    他们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凭着一腔热血来到落后地区,但很多人也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