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狗大盗(第1/3页)  重生之浩荡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最美’外景录制地点,校盟和湘南卫视在初期是有分歧的。

    湘南卫视的意思是在星城附近找一个县城简单录制一下就行了,但校盟却坚持要去最偏远、最贫困的山区。

    校盟的意志自然就是沈君诺的意志。

    沈君诺是非常看重这次外景拍摄的,在他心里甚至重于演播大厅的录制。

    ‘最美’节目能否拔高立意,外景‘艺术支教’是重中之重。

    如果不能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不仅会让整档节目流于表面,也失了初心。

    在校盟网的坚持下,最终选择了湘西北群山中的古张县内一个名叫岩上村的小山村。

    星城距离古张县400多公里,湘南卫视的两辆依维柯足足跑了5个半小时。

    在县城简单吃了点午餐,带上县里的宣传干部,一行人再次出发。

    省城到县城400多公里跑了5个多小时,县城距离岩上村还有80多公里。

    但这80多公里又开了4个多小时......

    崎岖的山路上,车轮十几公分外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行车过程中险象环生,车内一众‘最美校花’们几度吓得花容失色。

    最后几里,干脆没了路。

    车辆只得就地停下,县里的宣传干事已提前联系好了村里的干部。

    几位50岁左右的村民在一位满头白发的长者带领下,赶着驴车早已等在了公路尽头。

    宣传干事介绍到桑姓年长者是岩上村村长。

    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了,所以就算最有见识的桑村长也有一点拘谨。

    两手紧紧握着李导的手不松,口中不停“龟壳,龟壳......”

    县里派来的宣传干事姓李,在县城时李干事已经得知这支摄制组以李导和沈君诺为尊。

    所以李干事站在沈君诺旁小声解释道“桑村长是在欢迎校盟网和湘南卫视的贵客......”

    虽然此处交通不便,但风景却是没得说的。

    山峰奇崛,层峦叠翠,令人心旷神怡。

    沈君诺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对李干事道:“李哥,怎么没来几个年轻人......”

    因为汽车进不去村子,车上的设备就要搬到驴车上运进去,支使这些大叔甚至爷爷们干活,沈君诺有些张不开口。

    “现在村里哪有年轻人了.......”

    李干事刚一开口,沈君诺就明白过来了。

    华夏改革之初,没资金没技术,是靠着最低端的初级加工一毛一毛攒出的家底。

    这种早期积累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可以说共和国的复兴是这些初级产业工人扛在肩膀上完成的原始积累。

    这些初级工人有另一个被人熟知的称呼‘农民工’。

    他们也许没什么大志向,但朴素的‘为了更好生活’的愿望,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成就了国家。

    但这个发展阶段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除了老弱病残,村里几乎没什么年轻人。

    村里剩下的除了老人,还有一个庞大群体——留守儿童。

    这便是‘最美校花艺术支教’的意义。

    沈君诺思绪飘飞的同时,这帮大叔已经开始工作。

    作为此次摄制组内为数不多的男士,沈君诺和李导不好意思闲站着。

    也上前一起搭手,但这帮大叔干活利落沉稳,竟让沈君诺和李导显得‘四体不勤’。

    摄制组里除了沈君诺和李导,还有几位摄像师。

    剩下的全部是女士了,有杨玲珑和郑铮,还有八位晋级这一阶段拍摄的‘校花’们。

    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