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夜黑风高来搞钱(第1/2页)  唐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市放生池便桥附近,原本是人烟最稀少的地方,武侯们也不在意,经常是对此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查就不查了。    可最近,这个老办法是行不通了。    自从放生池增添了许愿的新功能,这原本无人问津的穷荒之地,摇身一变居然成了香饽饽。    整日里人满为患,人气鼎盛,况且,传说在这里许愿,特别灵验,城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相信的。    为了来许愿,恨不得西市天一亮就开门才好,本来就买卖兴隆,人声鼎沸的西市,有了这许愿池,人气更旺盛了。    武侯们也不是吃素的,迅速就发现了可能的危险。那些白天没抢到许愿机会的人,会不会趁着天黑动歪脑筋。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自从有了这个发现,武侯们便一改往日偷懒的作风,开始给放生池这边眼色了。    还别说,这个灵机一动还确实没白费。    这几天,勤劳的武侯们还真的大有收获,抓获了好几个躲在凉亭、草丛等角落之中的百姓。    一问才知,都是想等着游人散去再独占许愿机会的。按说,入夜不离市,在大唐,绝对是违法行为。一般来讲也要接受惩处。    但是,你说他们这些人犯得过错是多么严重吗?    当然也不是。    武侯们虽然执行法令很严格,却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人人都知道,这些人不过是被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言给忽悠住了。    并不是故意要违反律法,而且人数众多,法不责众这个朴素的原则在大唐也是被广泛认同的。    没办法,只能把这些人抓出来,严厉批评教育,之后呢,之后也就放走了。    对这些愚昧又天真的乡民,你能怎么办?    这个夜里,月明星稀,凉风习习,武侯们检查过那些重点地段,便反身回来。    他们原来不喜欢清查放生池附近,一则是这里确实没多少行人,二则是路途遥远,一来一回总要浪费不少时间。    可现在,就算是浑身酸懒肉,不想动弹也不成了。    这才几天,他们就抓获了几十个故意滞留的乡民,要是不勤力些,闹大了,他们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武侯们气势昂昂的向放生池行进的时候,放生池附近也忽然有了动静。    原本宁静的桥面上,忽然出现了几个人影。这几天,经过武侯们的精心巡查,渐渐的闻风躲藏在这里,希冀着获得独家许愿机会的乡民也少了许多。    以至于桥面上忽然涌现的这几个人,一个同道中人都没见到,还以为只有他们才想得到这样的好办法。    然而,他们难道就不会觉得,一个人影都没有的桥上,他们的身影过于明显了吗?    真是财迷心窍也。    几人之中,自然是有个领头的,一身靛蓝的袍服,在暗夜里显得格外的晦暗,都要和夜色融为一体。    此人四十上下,一双绿豆眼在茫茫夜色之中也能精光毕现,体现了他卓越的算计属性。    不是别人,正是深受西市大小商户爱戴,我们的老熟人,西市丞魏伶。    身为市丞,自然是有些特权的。    别人想不到的馊主意,他想得到。    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他也敢干。    他插着腰,站在便桥当中,遥望着平静的水面,感慨万千。    清凌凌的水啊,盈盈的光,不是水光是钱的光。    一直以来,魏伶虽然官做的好,但个人的思想境界是一丁点提升都没有。    仍然是俗人一个,愿望也特别的俗气。    就是爱钱,就是要搞钱。    人活一世,不过百年,若是不享受,岂不是白来这么一遭。很早开始,魏伶就有这样奇特的想法,他从不认为来到人世间是为了吃苦受罪的,更不准备锻炼自己。    他这个西市丞的官职呢,自然也不是靠着努力读书科考得来的,完全是受了家中的蒙荫才得到的。    后来,他才发现,这个差事和他的性情契合度极高,又可以搞钱,限制还少,也就做下来了。    而现在,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