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7章 强渡睢水(第2/2页)  枫桥惊世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部的败军就是由此路撤退,猜想是去与淮上的盛庸会合。

    而在齐眉山以东,有一条大路,可通往东南方向的灵璧城。灵璧城位于睢水与淮河之间,是座小城,目前没有大军驻守。

    另就是从娄庄向西,可沿睢水南岸直至宿州城。

    依据凌羽飞的介绍,蓝枫提出三条计策供朱棣挑选。

    其一,既然平安何福部退入齐眉山,宿州必然空虚,朱棣可沿睢水南岸西进,则宿州唾手可得,城中各种粮草军需自也为燕军所得。

    其二,可走东南大路,通过灵璧抵达淮河下游,绕过盛庸重兵防守的淮上,进军东南,经淮阴、高邮、扬州等城渡过长江,则京城已近在眼前。

    其三,便是趁大军得胜之际继续掩杀败军,由齐眉山内小路直插淮河南岸。途中如遇平安何福部回军抵抗,就再次与其决战,如遇盛庸的援兵,由于我方气盛,敌方气衰,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接连取胜。若能将盛庸一并击退,则淮上亦成燕军囊中之物。如此盛庸的淮河防线彻底宣告瓦解,朱棣将可剑指京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京师城下。

    朱棣逐一分析道:“第一计取宿州,固然能得到不少粮草补给,但京师在南,宿州在西,此刻舍南而就西,无异给南军喘息之机,不是上策。”

    “第二计走东南,虽然是大路,灵璧淮阴一线的防守也弱于淮上,但如此一来我军则不得不绕路而行,从东南兜一个大圈,怎也要一个月才能到京城。而且盛庸大军主力尚存,仍有可能再次与我决战,此计也不理想。”

    “唯有第三计最合我意,走齐眉山的话,路途最短,渡淮后距离京城也最近。我军孤军深入,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兵贵神速,只有攻到京城,才算摸到胜利。”

    “两军战场决胜,最重气势。如今我军强渡睢水,又力克平安何福的大军,正是士气最旺之时,趁势掩杀只会让南军败得更惨。”

    “相比之下,平安何福的败军士气颓丧,盛庸不来接应还好,要是来了,他本部中军的士气也会被平安何福的败军带衰,狭路相逢勇者胜,断然不是我王者之师的对手。”

    说到这里,朱高煦不无得意地提醒道:“之前两战李景隆,都是在初次决战取胜之后衔尾猛追,把李景隆追得丢盔弃甲,几十万人溃不成军,可见士气此消彼长,更重过人数多寡。”

    “盛庸呵,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我的东昌之仇还没报呢。”朱棣拔出宝剑,直指齐眉山的方向,狂喝一声道:“追!将南军主力一举歼灭,省事!”

    他提到“东昌之仇”,在东昌经历了丧父之痛的张辅高声应喏,率本部人马第一个冲了出去,开进齐眉山的小路。

    其余各部依次跟进,蓝桥率领的怀柔营和风夜菱的昌平营因为在军中地位不高,只能随在队尾。

    蓝枫看着齐眉山险峻的山势,心中隐隐泛起一丝疑虑,但看众将士情绪高涨,终又把那疑虑压了下去。

    毕竟,盛庸手上的牌已打得差不多了。

    正如朱棣所说,就算盛庸亲率大军进山接应,在受到败兵伤兵拖累的情况下,赢面也比不过士气正旺的朱棣。

    若连盛庸的中军也一并击败,靖难大计真就离成功不远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