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4章 趁虚而入(第2/3页)  枫桥惊世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你想哪去了?”

    “难道不是这样吗?”花语夕无辜地摊了摊手,又悄悄做了个鬼脸。

    蓝桥不愿和她插科打诨,沉吟着道:“说正经的,其实应该仔细琢磨一下,徐辉祖抓小姝去,到底是有怎样的企图。”

    花语夕无所谓地道:“说不定只是贪图美色,为逞一时之快。”

    蓝桥哂道:“徐辉祖怎可能是那样的人?”

    “英雄爱美人,有什么不可能的?”花语夕妙目一转,失笑道:“以他魏国公这尊贵的身份,美女总是不嫌多的。柳月遥就时常和他幽会,是他地下情人的事早不是秘密。”

    “一定是为小姝的身份,或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蓝桥审慎地道,“你给我讲讲二七会的起源,还有后续的发展过程,我想想其中关联,或能猜破他的想法。”

    “起源就算我不说,公子大概也猜到了。”花语夕敷衍地道,“就是几个被先帝伤透心的苦命人,立志颠覆大明朝,为家人复仇的老套故事。”

    蓝桥追问道:“你说的这几个人,就是徐辉祖、刘璟以及安萧寒?”

    “是的。”花语夕坦然道,“徐辉祖的父母皆系先帝加害,刘伯温亦不得善终,安萧寒的爱妻则因蓝玉案悲痛而死。他们在洪武二十七年一拍即合,决心报复,所以成立了二七会。”

    “他们三个奠基人中,徐辉祖的地位权势最大,所以徐辉祖便理所当然是二七会的会长?”

    “不错,其实就算论起武功,那时候的堂主也比徐辉祖略逊一筹,更不必说兵法以及政治手腕。”花语夕点头道,“可惜不到四年,先帝驾崩,他们失去了报复的对象,便想将先帝一手建立的王朝彻底颠覆。”

    “他们想怎么做?”

    “首先当然是在朝中安插党羽。”花语夕极有耐心地解释道,“对先帝的暴行不敢苟同,或对功臣亲属心怀同情的文臣武将不在少数,以徐辉祖的威望,很容易就将他们拉拢过来。紧接着便是利用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推动建文帝削藩,且尽量采取激烈的手段,务要让各地藩王人人自危,不得不通过对抗朝廷以求自保。”

    “所以才害得湘王一家自焚,小郡主亦遭到追捕?”蓝桥说到这里,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当年湘王府那场涤天业火。

    “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逼实力最强的燕王叛乱,将太平天下重新拖入战乱的局面。洪武年间善战的武将已基本被先帝扫除,建文无良将可用,虽然占据兵力的优势,却很难真正击败燕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李景隆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时建文帝就不得不启用徐辉祖,使他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

    “建文初时并不信任徐辉祖,因为他的胞姐徐妙云正是朱棣的王后。但当朱棣连战连捷,南军损兵折将,而徐辉祖则一再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实力之后,他凭借一手建立的应天新军,迟早还是能走上权力的巅峰。”

    “那要等南军和燕王先打成两败俱伤。”蓝桥叹道,“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层面的‘趁虚而入’?”

    “应天新军的粮饷军械完全由二七会筹集,可以说就是徐辉祖的私军,一旦得势,就将凌驾于朝廷之上,把皇帝视作傀儡,如汉末的曹操、晋末的桓温一般。”花语夕正色道,“到时就算他本人不会篡位,他的儿孙也难免走出这最后一步,完成向先帝复仇的最后一击。”

    蓝桥不屑地道:“这是建立在能击败燕王的前提下,否则南军若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徐辉祖的军事才能,人们只道今不如古,殊不知在我看来,他的兵法韬略甚至比老魏国公徐达也不遑多让。”花语夕淡淡地道,“等他真正在战场上和燕王交手,你自会知道我有没有看错。”

    “徐辉祖或许有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