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国宝藏(第1/2页)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鬼拓天书,是技法,不是一本天书。    春秋时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曾留下两卷天书。    兵法天书传给了张良,而雕刻天书,则给了自己的两个弟子。    因此,黄石公被誉为中华雕刻始祖。    “当时我才十二岁,在老街上一家玉器店里跑堂,某天,一个北来避祸的行商,带来了一枝玉粒珠钗,钗子上缀着108颗米粒大小的玉珠,每一粒珠子里,都像这粒水晶珠一样,内雕一幅地图,108粒珠子,涵纳了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打光一看,就像身处三千世界。”    米老指着白老从厚重的《太平天国史》里翻出来的那张水晶粒放大百倍的彩照,上面的地图标注甚至清晰可见。    “只可惜,那位行商最后没有把那枝钗子留下......”    静静地等待时光流速回归正常,我终于按耐不住,问米老道:“您是说打光和不打光看到景象并不一样吗?”    米老奇怪我为什么独问这个细节,但仍旧闭眼回忆了片刻,点头答道:“在正常光线下,用放大镜看,可以看到平面景象。但是,通过特定时刻和角度的阳光照射,就如同亲临一百零八个洞天福地交叠辉映的九天仙境。”    我听到这里,彻底张大了嘴巴。    原来,那件事我一直都想错了!    “真是人间绝艺,不愧天书的称谓。”白老虽然没有见过这个景象,不过,他早已阅尽世间百态,踏遍千山万水,只是听,或已观想出那般瑰丽奇景。    “那粒水晶珠现在哪里?”米老左右不见实物,言语间忍不住怀疑白老藏私。    白老哭笑不得,又对自己这个半辈子的老友无可奈何,只好解释道:“这珠子太珍贵,加之只有米粒大小,我没敢随身携带,而是收在了中大博物馆里,你随时可以去看。”    米老听到这话就瞪了我一眼,狗腿如我,立刻知道他想做什么。    但我安坐如山,因为白老很快又开口了:“老米,有点耐心,正题还没说。”    “老子要是有耐心,棺材都腐烂了,你快点,别磨磨唧唧。”虽然屁股已经差不多离开椅子,米老还是扯了扯包褶子般的嘴角,不情不愿地嚷道。    米老急白老自然不会跟着急,喝完我新添的茶后,这才说回了主题:“当时我让白天把这上面的地图用高清显微相机拍下来放大,并找出这个地方。”    说着他又岔了一句,对我说:“之所以迟迟没有告诉你我的发现,就是卡在了这里。”    “足足一个月,我们用尽了一切办法,都没能找到这幅地图所在位置。甚至联系了国家测绘局,仍旧一无所获。”    “最后还是多亏了白天在欧洲留学的女朋友,从法国一个私人藏家的古籍藏品中,找到蛛丝马迹。”    这个结果即意外又不意外,毕竟流失海外的国家文物超过一千万件,其中更有无数孤品,甚至是国内已经断代的传承。    米老和我都没有说话,听着白老继续娓娓道来。    本以为其中距离今天我们的所见还百转千回,未曾想白老接下来的话,直接让我跌破眼镜。    “地图的事情到现在也只是有点眉目,展厅里那尊宋代的汝瓷天青釉弦纹三足樽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之喜。”    “白天那个女朋友的父亲是法国当地有名的华侨,通过关系买到了那本古籍。至于三足樽,还是他在香江一场黑拍上所拍,通过关系,回到了他的这间博物馆。”    原来这间博物馆也是他的,怪不得会选这里。    “本来这种国宝级的文物回流,手续非常复杂,尤其在黑拍上取得,又是新坑器,摆明了就是不久前在国内被盗卖出去的。”    “不过,他答应把这件三足樽捐给国家,条件是必须留在这里至少展出五年。”    因而,国家特事特办,现让国宝进关,再补手续。    这也是为什么这尊稀世珍品的出现,没有引起任何动静。    说到这里,白老忽然叹了口气。    我知道,这个条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