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八章 生不拜君(第1/2页)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卓没有直接说这幅画是赝品,已经算委婉了。    而因为廖建平那个开了头的故事,另外一个选项,同样一开始就是不可选之项。    “王卓,你这是什么意思?”与他隔着三个位置,坐在第一排主位上的王哥,这时再也按耐不住,黑着脸站起来,压着怒火问道。    “呵呵,堂哥,这句话,难道你不应该问台上的人吗?”王卓侧过脸看向王哥,露出智珠在握的笑容,手却一横,指着廖建平反问。    王哥已然恼羞成怒,不顾场合,看着就要过去上手。    “够了,让他说完。”坐在他左手位置的那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重重地顿了下手中的拐杖,将这个分分钟上明天头条的闹剧扑灭于未燃。    “老爷子,那您继续听着。”王卓哼笑一声,朝着老人恭敬地说。    这还不算,他直接登台,面对所有人道:“非常巧合的是,我在前不久,刚好见到过另外一幅八大山人的山水立轴。而且,那幅山水立轴,正是这位廖总刚才说的,私下搭线并且成功交易的那幅。”    “啧啧啧,就算靠这么近看,这幅画,与我前不久见到那幅真迹,也是一模一样啊。王卓眼力欠佳,光这么看,还真看不出这幅画的真假来。”    “那你怎么就确认,这幅画不是你前几天看过的那幅?”台下,有人质疑道。    “这位朋友问得好!”王卓不以为杵,反而笑得更加开心了。    不用猜,质疑之人,摆明了也是托。    “要不是我今天恰好将真迹带着,还真不敢说得这么信誓旦旦。”王卓说着,看向一旁已经久候多时的美女助理,“fiona,把画拿上来。”    呵呵,还真是恰好。    fiona摇摆着过人的身姿,走到拍卖台下,将手中的黑色画筒递给台上的王卓。    王卓接过画筒,并未立刻打开,而是继续对着台下众人道:“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中,一定有不少是冲着这幅八大山人的画来的行家里手,不如我们推举几位上来,来个现场鉴定?”    这确实是个临时能够想到的比较公平的办法,自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个被推举资格的。    “我来吧。”坐席区某个不起眼的位置,一个谢顶的老人缓缓站起身来。    现场立刻有人认出他来:“牛清朗牛教授!”    牛清朗!    在国内,只要提及八大山人的书画鉴定,就绕不开的两座大山之一。    国家书画协会副主席、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会首席专家,省国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以及n多高校的特聘教授等等等等。    牛清朗的专业身份不要太多,然而,在说起八大山人时,却不是“八大山人书画鉴定权威专家”这个符号最引人注目。    而是他的出身——牛石慧的嫡系后裔。    牛石慧是谁?    八大山人朱耷的亲弟弟啊!    明末清初的时候,为了躲避清廷追捕,朱明宗室后裔纷纷改姓,牛石慧就是其中之一。    牛石慧的书画成就虽说不及朱耷,但也是当时着名的画家,而且其画作深受朱耷影响,不熟悉八大山人的藏友,甚至很容易将前者的作品认作是八大山人的画。    而牛石慧跟朱耷一样,书画傲骨铮铮,数百年来为人崇敬。    牛石慧三个字,在他的笔下,更像“生不拜君”四字。    他正是用自己的化名,表达用不屈服清廷的意志。    “没想到牛教授也在!”王卓显然也听说过牛清朗,无需怀疑,后者会出现在这里,一早就在其算计之中。    牛清朗痴于两位先祖的画作研究,生活清贫,自然不可能将每一件先祖的作品都收入囊中,不过,每当有八大山人或牛石慧的书画公开露面时,他都会尽可能在场。    最开始在宋子衿手中拿到八大山人的这幅山水立轴时,我便问过行家,本市这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他们无一不脱口而出“牛清朗”这个名字。    虽说最后无缘见面,但我还是打听了他的不少事情。    连牛清朗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