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5章 645 对手的出现(第1/3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棣之所以攻不破济南,就是因为济南有盛庸和铁铉这俩位猛人。

    我对铁铉最早的了解,是在中学的时候,刚好看《老残游记》,里面写到老残游济南的大明湖,其中就写到了铁铉,说他与燕王为难。我又看了下面的注释,才知道铁铉真是个铁汉子,宁死不屈,最后被朱棣凌迟而死。

    这个铁铉,自幼聪明敏捷,在太学读书时,就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

    他曾经审理悬而未决的案件,做出了合理的判决,其才干深得朱元璋器重。

    朱元璋赐给他;鼎石的字。

    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

    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发动叛乱。

    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讨伐,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督运粮饷。

    次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大败李景隆,包围了济南。

    此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

    就在这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的北伐军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在旦夕,当下火速赶赴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约定死守城池。

    公元1400年六月八日,燕王叛军兵临济南城下。

    朱棣令人用箭将一封劝降书射进城内。

    铁铉见信后,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

    朱棣打开信一看,见是《周公辅成王论》一文。

    原来,铁铉意欲借此奉劝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

    朱棣见劝降不成,遂下令攻城。

    铁铉和盛庸督众,矢志固守。

    这样一来,使得朱棣久攻不下。

    朱棣攻济南三个月不克,当下便阴谋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城。

    铁铉为了济南百姓的安危,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

    他率众诈降,派壮士暗在城门上置千斤闸,又让守城士卒大哭哀嚎;济南城快被淹了,我们就要死了。

    不久,尽撤楼橹防具,派城中百姓长者代替守城军做使者,到燕王大营跪伏请降:;朝中有奸臣进谗,才使得大王您冒危险出生入死奋战。您是高皇帝亲儿子,我辈皆是高皇帝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但我们济南人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深怕被军士杀害。敬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我们恭迎大驾!

    朱棣不知是计,闻言大喜。

    他出征数月,燕兵疲极,如果济南城降,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

    因此,朱棣忙令军士移营后退,自己高骑骏马,大张黄罗伞盖,只带数骑护卫,过护城河桥,径自西门入城受降。

    此时,城门大开。

    守城明军都齐聚于城墙上往下观瞧。

    朱棣刚进城门,众士卒高呼"千岁到",预先置于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而落旋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

    所幸,只是砸死了马匹,没有把朱棣砸中。

    朱棣换马急返,方得幸免一死。

    这一事,使得朱棣大怒,以重兵围城。

    铁铉伏在城头,大骂朱棣反贼。

    朱棣大怒,并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

    就在城将破之时,铁铉急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又亲自书写大批朱元璋神主灵牌,分置垛口。

    燕军由此不便开炮,济南城得以保全。

    两军相持之间,铁铉又募壮士,出奇兵,骚扰袭击燕兵,从而大破燕军。

    至此,史书的记载是:;燕王愤甚,计无所出。

    朱棣进退两难之间,道衍写信给朱棣,请求班师,回北平后,再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