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5章 625 李善长的结局(第1/3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元璋大封功臣,对臣下说:;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

    于是,他授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这时,被封公者,有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六人,李善长位列第一,诏书中将他比作萧何,对他褒奖备至。

    李善长拿到了不死铁券,他以为,自己的地位和性命都稳了。

    他虽然能掐善算,但是,他始终没有把握住朱元璋的人性。最后,还是栽在了政治旋涡当中。

    李善长的成功,在于他的见识,不过,随着他地位的提高,让他开始迷失了自我,那就是,他已经热衷于权力了。

    他外表看起来宽厚温和,但出于对权力的贪婪,内心开始嫉妒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

    参议李饮冰、杨希圣,他们不是李善长一伙的,侵犯到他的权限。

    李善长马上将其罪上奏皇上,黜免了他们两人。

    另外,李善长对威胁他地位的中丞刘基,也就是刘伯温,充满了嫉妒。在与刘伯温争论法令时,竟然辱骂刘伯温!

    刘基就此心中不安,便告假回家。

    李善长的这些做法,使得朱元璋开始有点讨厌他了。

    李善长对于形势的变化和人性的变化,是个没掌握住的人。

    此时的形势,早已经不是元末的形势了;而此时的朱元璋,也不是以前的朱元璋了!

    此时的形势是,中央集权,不需要有权力的臣子;此时的朱元璋,不再是包容臣子的朱元璋,而是热衷权力的朱元璋!

    在这样的形势下,放弃权力,远离政治旋涡,那是最正确的选择。

    可惜的是,李善长不明白这些道理。

    不过,李善长虽然贪恋权力,但也知道朱元璋不是自己能惹的,所以,他也看出了朱元璋对自己的讨厌,所以,他在洪武四年,借病辞官归居。

    朱元璋很高兴,赐临濠地若干顷,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同时赐给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

    一年后,李善长病愈,朱元璋便命他负责修建临濠宫殿,将江南富民十四万迁徙濠州耕种,让李善长管理他们,留在濠州数年。

    洪武七年,朱元璋提升李善长之弟李存义为太仆丞,李存义之子李伸、李佑都为群牧所官。

    这一事,让李善长觉得朱元璋还是重用自己人的。

    洪武九年,朱元璋以临安公主下嫁其子李祺,授为驸马都尉。

    初定婚礼,公主严修妇道。

    李家受宠显赫,一时为人羡慕。

    李祺与公主结婚一个月后,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上疏说:;李善长恃宠自纵,陛下因病几乎十日不能上朝,他不来问候。驸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来朝见,召他至殿前,又不认罪,这是对陛下极大的不敬。

    李善长因此获罪,被削年禄一千八百石。

    这一事,可见朱元璋是警示着李善长。

    不久,朱元璋又命李善长与曹国公李文忠一起统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议军国大事,监督圆丘之工。

    李善长也知道朱元璋对他的猜忌了,他在朱元璋那里已经失势了,所以,他想要稳住势力,只有结交有权力的人。

    这个人,就是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在任宁国知县的时候,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才被提升为太常少卿,最后任丞相。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之子李佑,娶的妻子,正是胡惟庸的侄女。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谋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