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9章 599 救火员脱脱(第1/3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脱脱除了在政治上的作为之外,在史学上,也极为有为。

    他主持修撰了辽、金、宋三史。

    我在前面说辽、金、宋的时候,就大多是引用脱脱的史书。

    脱脱在伯颜专权时,就把辞归的儒臣应召入国史馆。他自己受命为三史都总裁官,以中书平章政事、康里人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欧阳玄,侍御史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然后,经过挑选淘汰,确定了一批修史官。

    他们之中,除汉人外,还有畏兀儿、哈剌鲁、唐兀、钦察等族的史学家。

    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学者参加修史,这在二十四史中是仅见的。

    脱脱虽然没有秉笔修史,但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都总裁。

    他以江南三省前南宋的学田钱粮为修史费用,解决了经费困难问题;辽、金、宋三朝谁为"正统"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影响修史开展,脱脱主张三史分别撰写,各为正统,一律平等对待,使得"议者遂息"。

    三史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至正四年三月完成《辽史》,脱脱命掾史仪礼鼓吹导从,自史馆进至宣文阁,甚为隆重。

    四年十一月,《金史》完成。五年十月,《宋史》完成。

    三史总共只用了两年半时间,除因有前朝修史基础外,主要是因为脱脱这位都总裁官用人得当,措施有力。《金史》、《宋史》完成之时,脱脱已辞去相位,故以中书右丞相阿鲁图、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为"领三史事"。

    脱脱的第一次执政,推行更化政策三年又七个月后,除因论证不足,强行开大都金口河,造成沙泥壅塞、民舍被毁、丁夫死伤、劳而无功外,其他措举大体得当,朝政为之一新,汉儒们"知无不言,言无顾忌",而元顺帝自己也用功读书,注意节俭,颇有"励精图治之意"。

    脱脱治国有方,"中外翕然称为贤相"。

    至正四年五月,脱脱因病辞相。

    他辞相后,阿鲁图、别儿怯不花、朵儿只先后任右丞相。

    这段时间有五年多,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虽仍有励精图治之志,也曾推出一些新政,但从整体来说,元朝政治腐败已不可挽救。加之天灾频仍,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此起彼伏,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元顺帝在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于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闰七月,命脱脱复为中书右丞相。

    脱脱复相后,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下决心治理这疮痍满目的社会。

    这时摆在脱脱面前的,有几大棘手的难题:

    第一,河患引起的严重财政危机。

    脱脱辞相后仅一个月,即至正四年夏五月,就大雨二十余日,导致黄河暴溢,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沿河郡邑,如济宁路、曹州、大名路、东平路等所属沿河州县均遭水患。

    元廷对之束手无策,以致水势不断北浸,到至正八年正月,河水又决,先是淹没济宁路诸地;继而"北侵安山,沦入运河,延袤济南、河间,将隳两漕司盐场,实妨国计",大有掐断元王朝经济命脉之势。

    运河中断将危及大都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水浸河间、山东两盐运司所属盐场,将会使元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