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1章 591 也孙铁木儿的统治(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二月,泰定帝改元;致和。

    也就在致和元年的七月十日,也孙铁木儿驾崩于上都,享年三十六岁,葬于起辇谷。

    他死了之后,他的长子阿速吉八继位,是为天顺帝。

    也孙铁木儿当皇帝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五年,但还是有所作为的。

    他在人事上采取宥和政策,尽可能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他所重用的是他在漠北晋邸的从龙之臣,包括相继为中书右丞相的旭迈杰和塔失帖木儿,先任中书省平章政事、后为御史大夫和中书左丞相的权臣倒剌沙及知枢密院事按答出。其中回族人倒剌沙是泰定一朝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在他的主导下,不少回族人入朝担任要职,回族人在泰定朝取得了空前绝后的高贵地位。

    他的宥和政策表现为:没有对铁失一党斩草除根,而是还给籍没的家产、停止追捕余党。他将元英宗朝被流徙远地及遣还原籍的;诸王官属二十四人调回京师,前朝被冤杀和流放的御史台官亦多被昭雪,存者召还录用,已死者追加赠封。至于被远徙的诸王,也都获赦还部。

    宗王图帖睦尔、阿木哥分别从流放地海南和大同召还京师;同时,他又将自己的外侄女八不沙送往西北作周王和世?之妃。

    辽王脱脱在元英宗末年矫旨擅杀宗亲不花即里等百余人,御史台奏请治罪,但最终被泰定帝宽宥,受厚赐后放还辽东。

    泰定帝大封诸王,他在位时期封了二十四个王,而元英宗只封了七个王。

    元英宗时停止的诸王岁赐,也被泰定帝恢复。

    这一政策,使得泰定帝得到了大伙的拥护。

    也孙铁木儿这样对待宗室,导致对汉人的任用,就显得疏远了。

    他统治期间的汉人大臣从仁、英时代的意气风发降至较低地位,中书省平章政事张珪是前朝留下来的唯一高官和唯一能够在新朝廷中起重要作用的汉人。

    但是他的影响显然有限,因为他的建议经常不被采纳。

    其他的汉人中书省臣,如杨廷玉、许师敬、史惟良和王士熙,官职都不高。

    也孙铁木儿经济方面,也有所作为。

    他起用回族人理财,在灾变连年的情况下大体维持了经济的稳定。

    他继续采用南粮北运的办法来平抑大都物价,稳定民间市场。

    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海运粮总数达三百三十七万石,实到三百三十五万石,是为元代抵粮的最高纪录。

    另外,又通过压低钞币发行额来抽紧银根,控制物价上涨。

    延祐末年,由于财政困难,元政府增加钞币发行额来弥补收支亏负,结果引起又一次通货膨胀。

    泰定朝继续实行显著减少印钞数的措施,结果物价逐渐跌落到延祐末年以前的水平,有些物品甚至还低于腾贵前的价格水平。

    同时,为增加政府收入,泰定年间还实行;入粟拜官的制度。

    他的这些做法,使得盐引的官定价格,从元仁宗初年涨到一百五十两钞一引,到了泰定二年,居然又下跌到钞一百二十五两,到四年后的天历年间才恢复旧价。

    经济上的稳定,使得泰定期间的统治非常稳定。

    也孙铁木儿还开设经筵制度。

    他生长于漠北,带有浓厚的草原背景,对汉文化隔膜很深。

    他从漠北带来的那班人马也都是;椎埋无知、犷悍豪横,可以说他是忽必烈以来元朝诸帝中汉化最浅的一位。

    但作为中原王朝的帝王,他不得不尊崇并学习儒家文化。

    也孙铁木儿刚即位就派人前往曲阜孔庙祭祀孔子。

    元英宗朝采用古制,将太庙一年一祀改为一年四祀,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