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1章 481 世间再无欧阳修(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说司马光之前,我们说说欧阳修的结局。

    欧阳修反对新法后,被贬去蔡州。

    他在此后改号;六一居士,写下了晚年最后的著作《六一词话》。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去颍州居住。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八月,获赐谥号;文忠。

    欧阳修的一生,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大的成就,但是,人格非常的高尚,文彩非常出众。

    欧阳修的人格,虽然没有高尚到像范仲淹那样,克己复礼到了圣人的地步,但他以虚怀若谷,提携后进,可以说,是个胸怀很大的人。

    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史学和文学上。

    欧阳修对诗文的革新,使得宋朝文坛焕然一新,步入灿烂的文化时代。

    他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以及;太学体,提倡文以载道,文字的通俗化等等。

    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雄文博学,笔力有余也颇为赞赏。

    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他自己写的文章,正是他所倡导的典范。如《与高司谏书》,它揭露、批评高若讷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着政治激情。又如庆历年间所作的《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诬蔑范仲淹等人结为朋党的言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的论点,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过人胆识。

    《秋声赋》,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成为千古好赋;《醉翁亭记》则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其中,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

    他的这些文章,成就了他;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他的词作,也成就非凡,与晏殊齐名,直步柳永。

    欧阳修的词,大多是婉约词作,写得缠绵悱恻,美丽动人。

    如以下词: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踏莎行&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