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4章 464 富弼的功绩(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富弼因与辽国谈判有功,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被授职枢密副使,也就是相当于副宰相了。

    富弼却坚决辞谢,皇帝只得改授资政殿学士兼侍读学士。

    七月,富弼上言说:;契丹已与中原互通友好,议者就说平安无事了,万一契丹破坏盟约,臣下即使死了都还有罪。希望陛下考虑契丹轻视侮辱我们的耻辱,卧薪尝胆,不忘修治朝政。

    赵祯接受富弼的建议。

    一个月后,朝廷又重申以前的任命,让宰相告诉他说:;这是朝廷特地任用,不是由于出使辽国的缘故。

    富弼这才接受任命。

    赵祯之所以重用富弼,是因为他急切地想把国家治理得兴盛,当下多次督责宰相辅臣们,下诏督责富弼与范仲淹等人,又打开天章阁,给予笔和纸,让他们写下要办的事情,并且任命范仲淹主管西部边境之事,富弼主管北部边境之事。

    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和安定边防的策略十三条,大致内容是进纳贤才斥退无能、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弊端为根本,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这样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

    元昊派遣使者带来书信,称男不称臣。

    富弼说:;元昊臣服契丹,而元昊不向我们称臣,这样契丹就是天下无敌了,不能允许。于是斥退其使者,西夏在富弼的强硬下,终于向宋朝称臣。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辽国在云中受礼,而且出动军队与西夏一起讨伐呆儿族。

    呆儿族离河东很近,赵祯怀疑二边共同谋划。

    富弼说:;没有理由出兵,辽国是不会干的。元昊本来与契丹相约互为左右,如今辽国单独享有大量的岁币,元昊有怨言,因此在威塞筑城加以防备。呆儿族多次进犯威塞,辽国怀疑是元昊指使的,因此造成了这场战争,怎会联合起来进犯我们呢?

    有人请求调动军队加以防备,富弼说:;这样正好中了他的计,臣下请求任其如此。

    赵祯于是停止发兵,辽国终于没有进犯宋朝。

    之后,富弼和范仲淹发动庆历新政,得罪了以夏竦为主的官僚。

    夏竦用计,将富弼和范仲淹击败,贬出了朝廷。

    富弼就此去地方任职,他见河朔发生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当下规劝所部属的老百姓拿出粮食,加以政府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余万栋,将流民各地安排,以供给柴水。

    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对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记载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

    富弼又把山泽森林池塘之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食物,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至于死掉的人,就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

    就这样,帮助饥民渡过了一年,到了第二年,麦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远近,接受粮食回家。

    他一共救活五十余万人,招募流民为兵也达到了万人。

    富弼在此次救济饥民上,可谓功劳极大,善莫大焉!

    赵祯听说后,派遣使者嘉奖慰问,授富弼礼部侍郎。

    富弼却推辞说:;这是守臣的职责。当下辞谢不予接受。

    不久,地方上王则叛乱,齐州禁兵打算响应,有人便到富弼处进行禀告。

    齐州禁兵不归富弼统领,担心事情泄露发生变乱,刚好宦官张从训受命来到青州,富弼考虑他可以任用,当下暗中将此事交付给他,让他骑马到齐州,发动士卒攻取齐州,结果兵败,没有一人得以逃脱。

    富弼立即弹劾自己所犯专擅的过失,赵祯却奖赏他,又让他任礼部侍郎,富弼再次辞谢不接受。

    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