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9章 439 还算厚道的赵匡胤(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出生在军人家庭,这一点,注定了他当将领并不是什么难事。

    史书说他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

    这当然扯淡,因为柴荣要是知道他出生这么奇异的话,肯定不会那么重用他。

    柴荣的重用他,正是赵匡胤没什么后台,也也看不出他是个会当皇帝的人,这才对他倍加重用。

    赵匡胤的起来,是柴荣对他的看中,我们在前面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们要详细说的是赵匡胤当上皇帝后的事。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后,并没有展现出他的狠毒手段,而是展现出的是他的宽容大度,对后周皇室最大的保护,当然,从后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后周的周恭帝柴宗训,很可能就是被他杀死,就是为了除掉后患。但也仅此而已,再没展示出什么狠毒手段。

    我们从赵匡胤立下誓碑遗训,给与柴家子孙的优待,以及不杀文臣的规定,都可以看出,赵匡胤还是一个很厚道的人,这一点,比起赵匡义来,要胜出不少。

    他对待有功劳的武将,也比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等等领袖的做法要高明多了,因为,他没有对这些人举起屠刀。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召见赵普,问他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赵匡胤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那就是,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

    赵匡胤忙问治理的办法,赵普回到说:;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普的话还没说完,赵匡胤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赵匡胤当下开始着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并付诸实施了。

    他首先是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这一点,就避免了晚唐宦官专权的局面,因为,禁军不再控制在太监的手里。

    其次,就是把武将手里的兵权剥夺掉。

    赵匡胤因为是依靠武将的支持,才得以黄袍加身,成为皇帝的,所以,他当上皇帝后,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由慕容延钊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由韩令坤担任,而石守信则接担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赵普向赵匡胤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

    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赵匡胤,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赵匡胤听了,决定采取措施,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赵匡胤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他说完这话,装出心情沮丧低落的样子。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

    赵匡胤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