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6章 286 比武承嗣厉害的武三思(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相对比武承嗣,武三思要比他聪明多了。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武则天起用武氏的时候,由右卫将军升任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大封武姓宗族为王。

    武三思被封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

    武三思和武承嗣一样手段狠毒,又善于阿谀奉承。

    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三思就屡劝武则天先杀掉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

    公元688年,武三思以韩王、鲁王等和起兵反武的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通谋,均赐死,并尽杀其党羽,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道路。

    这是他狠毒的一面。

    他阿谀奉承,比起武承嗣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和武承嗣一样,对武则天的男宠,不断地奉承。

    薛怀义得势的时候,仗着武则天的宠幸,常骑着马在街上横冲直撞,伤人无数,无人敢管。

    而武三思和武承嗣在薛怀义骑马出宫的时候,便在旁边伺候。一人扶马鞍,一人握马缰,口中还不断叮嘱:"薛师傅小心,薛师傅小心。"

    那样子,比奴仆还要恭顺。

    后来薛怀义失宠被杀,武则天再以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为男宠。

    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一如既往,又对张氏兄弟百般阿谀奉承。若二张骑马,就争着配鞍,尾随在马后;若二张坐车,就争着驾辕,执鞭吆喝,谄媚地称张易之为五郎,张宗昌为六郎。

    武三思谄媚薛怀义和张氏兄弟,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讨好武则天,所以对武则天就更是万般奉承,巧为逢迎。

    武三思为了讨武则天的欢喜,称颂她的功德,强迫来洛阳的使节、商人捐款百万亿,购买铜铁,铸造铜柱,名曰天枢,立于洛阳端门之外。柱基由铁铸成,其形如山,周长一百七十尺。柱为铜铸成,高一百零五尺,直径十尺,刻蟠龙麒麟围绕,顶上为承露盘,直径三丈。由武三思撰文,极力称颂武则天的功德,锩刻于柱,并刻百官及四方国君的姓名于其上,由武则天自书"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经过一年方铸造完成。因消耗的铜铁量大,所募之钱购之不及,遂在民间强行搜刮,把农民的农具、器皿均无偿征调,害得无数农民家破人亡。

    武三思看到堂哥武承嗣谋求太子之位失败后,他也谋求了起来。

    武则天对武三思还是想过要立他为太子的,她询问宰相们的意见。

    狄仁杰坚决反对立武三思,说:;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若立太子,非庐陵王不可!

    武则天大怒。

    武三思眼看机会要到了!

    可惜的是,武则天大怒之后,并没有罢黜狄仁杰,这样一来,又给了狄仁杰机会,扑灭了武三思的希望之火。

    武则天之后做了两个梦,狄仁杰趁机劝说武则天迎回庐陵王李显,武则天幡然醒悟,当天便派人到房州迎接庐陵王李显。

    武三思的太子梦想,彻底破灭。

    武承嗣在太子梦想破灭之后,忧愤异常,加快了死亡。

    而武三思比他聪明的是,在太子梦一破灭后,立即转变思想,转而去巴结李显。

    这是个有着变通思想脑袋的人!

    一个人,在路子走不通的时候,懂得马上转变的人,都是厉害的人物!而那些在路子走不通的时候,仍然要走的,只有两种人,要不是圣人,要不是傻子。圣人坚持某种道义,虽死无憾;傻子死脑筋,一条道上走到黑,害人害己。

    武三思巴结上李显的是,让他的儿子武崇训娶李显的女儿李裹儿而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