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坚持会迎来胜利(第1/2页)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晋义熙十二年,也就是后秦永和元年(公元416年)八月十二日,刘裕率军自建康出发,前往消灭后秦!

    九月,刘裕率军到了彭城。

    前锋王镇恶、檀道济的人马也进展顺利,自进入秦境以来,所向皆捷。

    这俩人,都是刘裕亲自提拔起来的人才,尤其是檀道济,成为千古名将。

    这说明刘裕的眼光极准,提拔起来的是少有的人才。

    这一点,要胜过前燕的建立者慕容俊,因为,他提起一个导致前燕灭亡的蠢材——慕容评。

    王镇恶、檀道济两军一路高歌猛进,会师于成皋。

    这样一来,后秦急了,镇守于洛阳的征南将军姚洸,立即派人到长安去求救。

    后秦皇帝姚泓当下命越骑校尉阎生率领骑兵三千,武卫将军姚益南率领步兵一万,增援洛阳,并令并州牧姚懿自蒲阪进屯陕津,以为声援。

    此时,宁朔将军赵玄向姚洸建议说:;如今晋寇深入,大伙惊慌,如果我们出战不胜的话,可就大事去矣!所以,最好的法子是鼓舞和监督好守城士兵,然后,我们固守着金墉城,晋军必定不敢越过我们而向西,这是我不战而坐收其利的好法子。

    这法子当然好,可惜姚洸不会接纳。

    姚洸的司马姚禹及主簿阎恢、杨虔都妒恨赵玄,便暗中与檀道济相通。

    檀道济一听赵玄这计策,赶紧要他们反对。

    这些人私通了檀道济之后,自然是极力反对赵玄的建议,并怂恿姚洸分兵防守各地。

    姚洸哪里知道自己人成了敌人的人?当下听从了他们的计策,派赵玄分兵一千人,前往防守柏谷坞,又命广武将军石无讳到东边的巩城防守。

    他这样一分兵,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等军便由成皋顺利西进。

    石无讳得悉晋军已至,便退兵洛阳;至于那个赵玄,他与晋军战于柏谷坞,由于兵力不足,最后战死。

    十月二十日,檀道济军逼近洛阳。

    姚洸这才知道分兵防守的危害,因为敌人攻到洛阳,自己兵力就不足了!无奈之下,只得出城降晋。

    此时,姚泓派去救援的越骑校尉阎生和武卫将军姚益南,他们正在率部赶赴洛阳途中,得知洛阳失守,不敢再前进。

    刘裕原先命令前锋军攻取洛阳,然后待后续主力到达之后再继续西进。

    这也是吸取了前秦苻坚淝水之战的失败经验。

    不过,我们知道,形势总是在变化的,苻坚那时是这样的形势,如今却未必是那样的形势,所以,最正确的做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如果后秦的军队像当初晋军的北府军那样团结勇猛,那这时不等大军到来,就去攻打后秦,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王镇恶之所以成为名将,就是他看到后秦内乱纷起,潼关守军薄弱,不该等待大军而错失机会!当下当机立断,不待刘裕的大军到达,兵分两路西进!

    一路王镇恶自己率领,迅速进攻到潼关城下。

    另一路由檀道济、沈林子部,自陕北渡黄河,向蒲阪进攻。

    此时,后秦以东平公姚绍为太宰、大将军,率领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兵五万防守潼关,又命姚驴率部增援蒲阪。

    檀道济贪功冒进,面对着如此强大的敌军,眼看要失败。

    沈林子认为,蒲阪城池十分坚固,兵力众多,难以攻取;而王镇恶孤军深入潼关,也难以攻克。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南下与王镇恶合军攻打潼关,潼关既破,秦军必败。

    檀道济同意了沈林子的意见,于是引军自蒲阪南下。

    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因为眼前道路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