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拦轿(第1/2页)  东宫锦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不知风声如何走露,不过堪堪十余日,裴少卿当庭弹劾南行谨一事,已成为京城百姓口口相传的谈资。

    就算不提二人的身份地位,单单“庶子戕杀嫡母”这一惊人之语,就足够京城上下议论不休。

    而如今之情形,倒是令人啼笑皆非。

    有些似乎不足为外人道的家务事,竟都衬着这一阵风告到了裴少卿面前。

    有十多户人家先后拦下裴少卿的官轿,跪在前方哀求诉苦。以他的铁面无私,恐怕此事之后,京畿之地各衙之中,恐怕要有人丢掉官帽。

    也难怪百姓出现如此局面。

    此前,京中流传的雅闻轶事,大半都与贺周将军有关。无论是贺家的谋逆,还是金颜公主的芳心,唏嘘也好,叹惋也罢,贺将军与寻常百姓的距离,到底还是远了一些。

    南行谨一案却是不同。

    百姓质朴,匆匆忙忙一辈子,求的不过安稳二字,这母子之间的命案,最是容易牵动心弦。

    而南家人位高权重,却并没有多少积威。毕竟御史大夫持身端正,治家也严,南家上下从无欺压百姓之举——至少,没有这样的坏名声。

    今日又有人拦轿伸冤,过路百姓同情之余,却也再次想起南家一事。

    不知哪个大汉起了头,在街边的茶肆厉声斥骂,骂那南行谨丧心病狂,手段毒辣,天理不容!

    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得了一片附和。

    街对角的客栈上层,一扇窗户悄然打开。

    窗外人声鼎沸,也显得太过嘈杂。

    姜云不通武艺,自然就听不真切。不过有聂易充当太子妃的耳朵,她也能知道街边百姓在说什么。

    “人人都说,南家家风严谨,却无人怀疑此事之真假。”沉静的女子微微一叹,“往日清名,反倒让旁人没有后顾之忧,任情喝骂,竟足足骂了两炷香。”

    明燎轻笑:“本有燎原之势,只差三分薪火。他们,不也一贯如此行事。”

    他的声音一如往常,但姜云却听出几分血气。

    这几日之中,明燎始终如此。

    就在几日之前,聂易从贺周府上带回半截刀刃,自此之后,明燎的气势愈发冰冷。

    她记得,他只说了一句话。

    “胆子不小。”

    没有人知道,太子此言指的是谁。

    但此时,姜云忽然有了一分猜测。

    明燎口中那一声意味深长的“他们”,似乎昭示了许多不寻常的东西。

    然而她只摇了摇头,将茶盏送到唇边:“殿下说得是。”

    眼下,尚且不是时机。

    话音才落,就听窗纸忽然微微颤动。木棱之间影影绰绰地晕出黑色,好似有什么东西落在边角。

    聂易稍稍侧身,扬眼一扫,走到明燎身边低声回禀:“殿下,她来了。”

    明燎看向姜云,眸中盛着笑意:“太子妃所说之好戏,可是要开场了?”

    姜云无奈地回望过去,好似薄嗔:“殿下心中有数,何必明知故问。”

    见明燎扬着眉,似乎有话要说,她索性放下杯子,抬起目光。

    对视刹那,仪态万千,端庄的太子妃忽生娇意。

    “特意去了护国寺,给殿下抓了一重把柄,又岂能一事无成。”

    明燎失笑:“今日倒承认得干干脆脆。”

    姜云也笑了笑:“何时瞒过殿下?”

    聂易极擅潜伏暗探,若他有意,即便近在咫尺,也能让姜云无知无觉。

    他本来无心打扰,任这对夫妻说着闲话。只是窗外忽然躁动,就算他再想装作不知,也必须以大局为重。

    而此时,明燎也恢复了往日之姿,在一瞬间安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