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御史(第1/2页)  东宫锦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五章 御史

    明昭一怔:“裴少卿?”

    他立刻察觉到明燎的言外之意。

    陈十安的话必为托辞,皇帝此时定未歇息。

    太子也不会无缘无故提及裴济,或许,他如今犹在宫中,就在紫宸殿内。

    这位少卿大人的来意与他有关。

    只是……太子为何要提醒他?

    明昭在一瞬间发觉异样,但明燎的用意令他生疑。

    姜云盈盈笑着,通身周谨散了大半,似有些慵懒和倦怠:“少卿大人果然勤政。”

    见两人看了过来,她有意无意地叹了叹:“裴少卿尊师重道,与徐太傅素有联络,然而回京之前,我却从未见过他。”

    明昭有些惊讶:“裴少卿曾在江南数个州县出任要职,其中应有岱州清泽县。”

    姜云答道:“是,裴济大人出任清泽令时,我已在徐太傅身边。”

    “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明昭言中流露着几分惊叹,“不愧是裴少卿。”

    清泽风雅之地,徐家世居于此。不乏有人认为,裴济调任上县清泽,正是借了徐太傅的力。

    若姜云所言不虚,裴济就是勤勉得无暇分身,与恩师近在咫尺,却难有拜访之时。

    明燎唇角微扬:“他在清泽任上政绩斐然,却招致一身毁谤。劾他以权谋私者不知凡几,然而查到最后,反倒证明裴济务实清廉,治政有方。”

    此事也曾掀起狂澜,最终却成为他的东风。

    一封接一封的密折上达天听,裴济因此入了皇帝的眼。他于次年调任岱州司马,并很快被提拔入京。

    太子殿下意有所指。

    姜云与明昭皆能听出他的深意,只是这二人心中所想并不相同。

    徐太傅名望虽高,一朝致仕回乡,便也人走茶凉。

    当今天子积威深重,与为官数十载的老太傅矛盾极深。满朝上下皆以为他这一走再无回头路,时日久了,竟有人将主意打到清泽,盯上了徐家的根基。

    财帛权势最动人心,既然有利可图,也能讨好皇帝,此等良机谁肯错过,连番试探之后,一场声势喧天的讨伐突然开始。

    只是结局不如人意。

    在姜云看来,明燎认为这样的结果当在徐太傅意料之中,甚至正是他推动而成。

    同样的一番话落在明昭耳中,却成了另一种样子。

    明昭虽然轻狂,倒也并非桀骜,三殿下知节行义,在京中名声不凡。再者说来,就算明昭行事不妥,也轮不到大理寺过问。

    若说他与裴济有何渊源……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未婚妻子。

    御史大夫的小女儿,南为雅。

    她的一位庶兄与父亲一样,也供职于御史台,而且,就在当年弹劾裴济的官员之列。

    真相终究大白,南行谨受人蒙蔽,遭人利用,其情虽然可悯,但仍有失职之行。好在最终未曾酿成大祸,经过一番小惩大诫,他倒是也得安然脱身。

    御史在此等境况之中,到底比旁人多一些优待。

    何况,南家不可能将手伸到清泽。他们的处境未必安全,徐太傅就是前车之鉴。

    裴济调任回京,南行谨也曾登门致歉。此后二人再无嫌隙,他们同殿为臣,也能算是朋友,这几年中多有交结。

    太子殿下一言一行皆有目的,莫非此事与他有关?

    两人各怀心思,虽不曾暴露出来,但明燎何许人也。他当然看得清他们的心,不如说,在他开口之时,就已经料定二人的反应。

    明燎漫不经心地说道:“人心自古如此,心中有鬼之人,担忧裴济挟私报复,生怕哪一日犯到他手中。将他调至大理寺,京中倒是太平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