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帝心(第1/2页)  东宫锦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姜云撇开眼,不着痕迹地叹了一声。

    世有黑白,但朝堂上的对错之分,往往与黑白是非没有关系。贺周身上的争议终于平息,他不能转身便陷入另一个泥潭里。

    七年前的真相一旦揭开,对贺周的影响绝不亚于谋逆大案。

    殊不见桃李满天下的谢老丞相,也经受了好一番苍生共伐。

    “殿下,姜云有一事不明。”沉静庄重的太子妃轻声问道,“七年……过了足足七年,贺家才因谋逆而获罪。这七年里,舞弊案当真没有线索?”

    明燎唇边的冷色越来越深:“不必拐弯抹角,孤知道你要说什么。”他此言并非指责,面对姜云的疑问,太子殿下也不吝啬,“若只为瑾之,有更好的办法。”

    姜云再度叹道:“果然。”

    容贺家逍遥七年之久,与手足之情无关。明燎若只为维护贺周,不需要拖延整整七年。他能从谋逆大案中保全贺周,自然也有办法助他离开洪流。

    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陵阳侯府和舞弊案的关联,他们也只是猜测而已。皇帝和太子尚且无法查实的罪,襄王不见得能找出内情。

    但长达七年的追查犹无所获,襄王为何能抢在他们之前?

    姜云边思索边说:“襄王府,我们,甚至临鹰卫,此时应当都在调查谢迟筠……这件事,陛下也会知情。”

    明燎忽然看向她。

    “就算襄王得知真相,可如今大战在即,他不可能故意散播,动摇人心。”姜云正色回视,目光愈发沉重,“贺将军不可能无故误会殿下,您急于送他离开,想必另有原因。”

    明燎轻笑:“不愧是太子妃。”

    姜云每每猜中明燎的心,他都坦然承认。太子殿下不屑隐藏,但也没有回答之意。

    但姜云选择刨根问底,却也并非是出于好奇。

    她只好继续说:“舞弊案的真相,您与陛下心知肚明,既然陛下能容贺将军,就算襄王得知内情,也只能三缄其口,把这件事藏在心里。”

    “的确,他不会违逆圣意。”随着姜云话音落定,明燎的笑意渐渐清晰,“太子妃可是觉得,孤今日之决定,有些多此

    一举?”

    姜云摇头道:“战火将兴,殿下未雨绸缪,姜云敬佩。”

    明燎神色尽敛,再次发问:“所以,你想说什么?”

    姜云知道这是明燎的告诫,他已在发怒边缘。

    但她不能坐视明燎以身犯险。

    姜云正容答道:“我虽不知内情,但有一点可以看清。贺将军身上,还有更大的危机。您怕追查之下牵连到他,才会逼他立刻离京。”

    “姜云。”明燎扬唇看向自己的妻子,眼底平静无波,“你想劝孤放弃?”

    姜云轻轻摇头,仍然无惧:“殿下误会了。”

    东宫卫率自有规矩,马车行得十足平稳,但姜云心底如同擂鼓。沉重,激昂,势比雷霆。当明燎不再收敛太子威仪,天下人都应称臣俯首。

    但姜云要说的话,仍然非说不可。

    “几日之前,殿下问了一个问题。”她神色稍缓,温声如诉,“您在想,徐家能否提前察觉齐知泉的举动,再趁此机会回到朝中。”

    见明燎未露排斥,姜云才继续说:“风波肆虐之日,徐家返京之时,此举可谓顺理成章,而且占尽优势……然而真相尚未明晰,您和陛下已经生疑。”

    她的身影愈发笔直,好似青松古树:“姜云并非为外祖开脱,只是您当日之怀疑,与眼下情形又有何异?”

    明燎不答反问:“你怕陛下以为,孤急于遣瑾之离京,有居功胁迫之意?”

    姜云垂目回答:“临阵换将为大忌,一旦贺将军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