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定计(第1/2页)  东宫锦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题转移得过于生硬,如姜云这般通透的人,怎么会听不出贺周的言外之意。

    旁观者清,但她也心如明镜。贺周固然有愧,但姜云却不曾在意。

    她岂会介意真话。

    “贺将军英雄一世,原来竟——也惧女人?”姜云笑着调侃一声,言语之间抑扬顿挫,眉梢流露着三分惊讶,“这可不妙。堂前巷口,城里郭外,处处都传唱着将军的故事。若非将军一身凛然色,早该有媒人寻上门了。”

    贺周眼里露出些许危险:“看来太子妃对母家之事并不在意。”

    一声“扑哧”响在他耳边,姜云这次倒还真是由心而笑。

    贺周的言谈之术,与他一样坦荡,一样直白。

    明燎也遗憾般地悠悠一叹:“太子妃放过他。”

    他们仿佛夫妻同心,贺周无趣地移开目光。

    姜云这才应了他先前那句话:“陵阳侯府……姜家众人浅薄如纸,除了陵阳侯,其他人不足为惧。”

    “姜励此人利欲熏心,能力如何暂且不论,对陛下来说,他至少是一个好用的棋子。”贺周折一支树杈,拇指抵住尖角随意摩挲,“他大概是朝中最听话的人。”

    明燎面色冷淡:“根基雄厚,独善其身,与世族格格不入,凭此三点,足够他风光一世。”

    满朝皆知,陵阳侯简在帝心。

    但姜云却皱起眉:“我原也这样想,但是……”她先看向明燎,得他允准才继续,“陵阳侯纳妾之时,程家尚且势弱,恐怕无人能料到,在我母亲去后,他会将程家女扶正。”

    明燎与贺周都看着姜云,而她的疑惑越来越深:“先是长乐长公主,之后又是我母亲,议了两门亲都是显贵之人,若说他只想依附陛下,却也未必。”

    贺周手上一顿,把断枝扔到地上,通身散漫尽数收敛:“的确。百年侯府走到今日,姜家历代姻亲里,程氏出身最低。”

    程丞相的仕途一帆风顺,反而是借了姜家的力。

    “此般变化,以他扶正程氏为始。”明燎目光深深,眼底的凌厉愈发明显,“也可以说,自陛下登基开始。”

    姜云与贺周算了算日子,发现的确如此。

    他们皆未领会明燎之意,但他们也都知道,太子殿下必然是想通了什么。

    明燎道:“世族之中,惟有徐家无需联姻。”

    他的注意未曾落到姜云身上。

    这句话无关试探,也绝不是威胁,但姜云却必须重视。

    她笑着感慨道:“徐家蓄势,无需联姻。”

    跟在徐太傅身边长大,她最清楚徐家的威能。

    贺周也有一番思索,他缓缓说道:“太子妃的母亲西去之后,姜励并未续弦,也许是向陛下示好。”

    姜云道:“即使如此,他也不必扶正程氏。”

    世族林立,互为姻亲,皇帝当然不喜如此局面。逢新君继位,形势未明之时,姜家选择低调,倒也不值得惊讶。

    然而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要求当朝贵胄自降身份,将一介庶女扶为正妻。

    “事出反常必有因。”明燎平静地说道,“陵阳侯府另有玄机,襄王一定发现了什么。”

    姜云偏着头想了想,其他两人也静静等着。只是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她仍然一无所得。

    “离开姜家之前,我只能自保。十岁之后去了江南,自外祖处得知许多隐秘,但也无关此事。”

    姜云说得坦坦荡荡,她与姜励的关系人尽皆知,并不怕明燎质疑:“以我所见,姜家所图不过权势而已。他们的手段并不高深,心思也不算复杂。”

    爱女香消玉殒,姜云生而凄凉,徐太傅看似平静,实则也有激恨。姜励的把柄,他手中实在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