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襄王(第1/2页)  东宫锦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燎似乎只是一时兴起,之后的几天里,姜云没再听到成越的名字。二人的关系依旧如常,也没有因为这段插曲有所改变。

    这一日,姜云信步至御花园,打算寻些新鲜的花草腌制。她的手艺还算不错,有意给太后做些不常见的花茶。

    银露虽然势利,但胜在识趣又心细,好歹相处了半年,姜云会用的材料,这婢子心中有数。她早想找个机会在姜云面前露脸,当下主动请缨:“太子妃,奴婢去。”

    姜云答允,任银露离开,她带着其他人继续游逛。

    说来也巧,她在这里遇到了秦贵妃的儿子,襄王明澜。明澜行色匆匆,但见到姜云那一刻,他主动放缓脚步。

    姜云俯身:“襄王殿下。”

    明澜和长兄明燎只差半岁,看着清清瘦瘦,气质却极为俊朗。君子端方,清正知礼,说的正是他这样的人。

    明澜笑道:“太子妃有雅兴。”

    姜云客气地说:“殿下不也一样?”

    两人说了些闲话,明澜才出声告辞,姜云好奇他的目的。近日朝中事务繁忙,他不应该如此清闲。

    在宫里遇到襄王并不意外,但姜云分明见他行迹匆忙,为何又与她客套这么久?

    初见他时,姜云还当他与明燎一样,也存了试探的心。但明澜温雅又谦和,使人如沐春风。姜云以为自己多心,又难免觉得怪异。

    悄然返回的银露趁旁人都在忙碌,寻了个空,凑到姜云身前低语:“奴婢瞧见襄王殿下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姜云惊讶挑眉:“谁?”

    银露咬着牙,慢吞吞地摇摇头,她怕姜云不满,快速说道:“奴婢认识的人不多……一定尽快学。不过那女人的模样我见过,她为您的婚事去过侯府。”

    尚宫局的司记。

    姜云对这个人印象颇深。太子纳妃的仪程赶得很紧,别的暂且不论,单说太子妃的朝服和喜服,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好的。好在尚宫局派去的女官是个伶俐人,安排得仔细又妥帖,不曾耽误工夫。

    她留心问过,原来是一名司记亲自在操持,此人名为云芷。

    秦家与尚宫局说得上话?到底是大世族。但

    这也不算什么大事。

    宫里管事的太监,女官,哪个不是派系分明,人尽皆知。明澜是在为云芷遮掩?好似也没什么必要。姜云大略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人迹。

    宫里的主子们在哪个时辰做什么,一般都有个数,像姜云这样的动向难测的闲人不多。她初来乍到,想必明澜和云芷,都没料到姜云会在此时前来御花园。

    姜云把这件事记在心里,若无其事地挑挑拣拣,选出足够的花瓣。

    晚间,几日不见的明燎来到寝殿。

    他看着案头的几个竹篮,猜到了姜云的打算:“给祖母的?”

    姜云笑道:“太子殿下神机妙算。”

    明燎问:“难道你还能做给别人?”

    姜云正要开口,明燎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他又重复了一句熟悉的话:“不用为孤费心。”

    也不知他何时能说腻,姜云轻叹一声,微微点头。明燎此来有正事,他不至于专程来讲姜云不爱听的话。

    “陛下打算为襄王议亲。”

    姜云若有所思地说道:“也是时候了。”

    明燎与明澜都已年满二十四,他们这个年纪还未娶亲的男子不多。一般的公侯子弟到了这个岁数,孩子都该开蒙了。

    这兄弟二人从出身到名讳,都有些势同水火的意味,但偏偏在某些地方,他们却像得惊人。三殿下明昭和姜云同一年生,比他们小了足足七岁,也早早定好了王妃。

    明燎道:“陛下和秦贵妃倒是早有打算,但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