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0章 报国何须万户侯(第1/2页)  带着淘宝去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汨罗江南岸骆公桥。

    军长陈沛站在高地上,拿着望远镜忧心忡忡的盯着远处正在激烈交火的沿江防线。

    日军第三师团已经连续对第37军狂攻两天了,今天的进攻显得尤为猛烈,不仅鬼子大量轰炸机群前来助阵,鬼子渡江部队也格外的拼命。

    在冬季,汨罗江和新墙河一样,正值枯水季节,归义以东的河床通常是可以通过人马车辆的。

    只不过,最近情况有些特殊,由于连日雨雪天气,导致河水陡涨,其深度足以将人淹没,自然而然的汨罗江便成为了守军的一道天然屏障。

    在汨罗江布防的华夏守军是第37军和第99军,这是第九战区在湘北构筑的第二道防线。

    两个军的防区以骆公桥为界,第37军守备骆公桥及其一动一线,第99军守备骆公桥以西沿湘阴、营田一线。

    日军第3师团、第4师团已经于昨天推进到了汨罗江防线全面展开。

    经过一番试探性进攻后,日军很快发现骆公桥以东的华夏守军竟然是老对手陈沛的第37军。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阿南惟几感到十分疑惑和棘手。

    在阿南惟几印象中,陈沛的第37军应该不存在了才对。

    阿南惟几很清楚的记得,前两次长沙会战中第37军的防区一直都是汨罗江一线,而且在上一次长沙会战中第37军已经被自己的部队彻底打垮了。

    按道理讲,几乎遭受毁灭性打击的第37军,就算不被撤销番号,这个时候也应该是在后方休整才是,绝不应该这么快就恢复了战斗力。

    不过,既然第37军再次出现在了汨罗江防线,阿南惟几就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了。

    因为第37军不仅是一支熟悉自己的老对手,对汨罗江防线也是了如指掌,更是一支极其顽强的铁军。

    于是,阿南惟几便调整了日军对汨罗江一线的攻势,将攻击重点放在了陈沛的第37军这一边,妄图集中优势兵力先行歼灭这个顽强的老对手。

    随着樊城、直城、襄阳、荆门、宜昌城等等一系列城镇失守、湖北境内的安全形势在迅速恶化,几乎影响到了武汉大本营的安全。

    阿南惟几最近心情自然很不好,早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如今又在汨罗江一线遇上了老对手第37军,心里更是变得凝重无比。

    阿南惟几知道汨罗江是一条因为爱国者屈原而闻名的河流,对于这条河流,华夏人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

    而对于前后三次发动湘北攻势的日军而言,汨罗江无疑是一条很不吉利的江!

    阿南惟几至今还很清楚的记得前两次长沙作战的体会,当日军渡过这条江后,就似乎被卷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变得险象环生,却偏偏如陷入泥潭无法脱身。

    而陈沛的第37军,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扮演着极其难缠的重要角色,是一个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对手。

    前两次长沙会战时,但由于民众破坏了交通,敌人的大炮、战车、骑兵举步艰难,优势难以发挥。

    而我方军**手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和灵活出击,敌人的进攻常暴露于我阵地之前,其伤亡惨重。

    这样,到了第二线汨罗江,双方力量对比则已成均势了。到了第三线捞刀河时,敌人携带的粮弹均已耗尽,后方补给全靠空投。

    同时平江以东,汨罗以南,尚有诱敌深入而未曾撤出,正在敌后活跃的我军小部队。

    彼消此长,大势已去,原不可一世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无奈之下,阿南惟几不得不下令开始北撤。

    所谓兵败如山倒,敌人夹尾巴狼狈逃窜,我军则乘胜反攻、追击,敌人死伤甚众。

    作战英勇、战功赫赫的第37军也因此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