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8章 有惊无险(第1/3页)  带着淘宝去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强率领虎贲潜艇支队先发制人干掉了3艘日本潜艇,鬼子海军特混舰队司令官竹中涟恼羞成怒,将所有驱逐舰派出去追杀虎贲潜艇支队。</p>

    扑通!扑通!</p>

    鬼子驱逐舰一路追击十余公里后终于捕捉到了目标,鬼子水兵在设定好延时引信后便开始将一枚枚200多公斤重的深水炸弹推下了甲板。</p>

    深水炸弹一直是各国反潜舰上的标准武器,威力巨大、使用简单,深受欢迎。</p>

    深水炸弹不需要直接命中潜艇,爆炸引起的水压变化足以撕裂潜艇外壳。</p>

    所以,深水炸弹不不需要用触发引信,而是用延时或是压力引信,需要定深引爆。</p>

    只不过深水炸弹水中威力虽然很大,可以像鱼雷摧毁舰船龙骨那样厉害。但冲击波在水中衰减很快,爆炸杀伤半径并不大,比如英军大量使用的D型深弹只有22米左右。</p>

    而一枚深弹20米之内才能重伤潜艇,摧毁需要10米以内,所以对爆炸时机和距离都要求很高。</p>

    当前时代,驱逐舰上的声呐系统还很落后,声呐操作得靠人耳辨别。</p>

    众所周知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很快,约1500米/秒。</p>

    当驱逐舰距离潜艇小于200米时,声呐发出的脉冲波就与回波极其靠近,超出了人耳的分辨极限,使两个“砰”声听起来合二为一,潜艇就消失了。</p>

    这就导致了深度参数很不准确,在深水炸弹投掷时定深引信误差很大,潜艇及时下潜就能躲过很多攻击。</p>

    同时声呐在船头正前方有盲区,有最小发现距离,而声呐波束下倾角有限制,导致潜艇从波束下方经过时驱逐舰就无法发现。</p>

    所以反潜舰只能在预计航路点上盲目投弹,对水下潜艇动向一无所知,准确度差,命中率只有3%。</p>

    于是在二战电影中就经常出现驱逐舰扔一大堆深水炸弹,忙活好几个小时,潜艇仍摇摇晃晃逃出生天的场景。</p>

    现实也的确如此,大多数潜艇都是被长时间密集火力累积伤害所摧毁的,一次炸沉的并不多。</p>

    比如1945年4月德国U-427号潜艇经受了678枚深弹的狂轰滥炸,仍然侥幸生还。</p>

    此番红了眼的鬼子驱逐舰同样也只能这样用深水炸弹盲炸,一股脑就投下了六七十枚深水炸弹,进行大范围的撒网式轰炸。</p>

    嘣嘣嘣,片刻之后,海面上便涌出了一朵朵剧烈翻腾的巨大浪花,一声声沉闷的爆炸声更是不绝于耳。</p>

    不过幸运的是,鬼子的这番虽然操作猛如虎,但是最终战绩却只能是颗粒未收。</p>

    刘强等人在一阵极限操作下,都有惊无险的躲过了这一波撒网式轰炸,仅有两艘潜艇遭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但也仅仅止于此,并没有丧失机动力和战斗力。</p>

    “报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