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0章 罗斯福的担忧(第2/3页)  带着淘宝去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单次战役中俘虏人数最多的记录。</p>

    对于德军前线将领而言,他们终于可以集中兵力踏上征服莫斯科的路程。</p>

    只是现在已经进入冬季,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德军将领们已经预感到了他们即将与苏联的“冬季将军”对战。</p>

    但是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交通不便,气温又开始不断下降,德军要想攻克莫斯科,必然又要经历一场漫长的寒冬战争。</p>

    而苏联方面,由于前线防御边境地区的丢失,不得不把大量的工厂迁移至西伯利亚西河乌拉尔地区。</p>

    如此以来苏联必须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武器的生产和战争物资该如何解决。</p>

    在这个时候,苏联只能将目光望向了美国,斯大林一封求援信发到了罗斯福的手中。</p>

    对于苏联的求援罗斯福极其谨慎,他不太确定是否要将租借法案适用在苏联身上。</p>

    几个月前,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后,苏军毫无抵抗能力的事迹还历历在目,罗斯福曾在和丘吉尔的会晤中也谈论过,他对苏联能否可以撑过这个冬天深表怀疑。</p>

    事实上,美国政局是不想干预苏德之战的,因为两个欧洲超级大国互相厮杀,对日后美国的世界霸权统治是有帮助。</p>

    两个国家彼此消耗、彼此削弱不管是对整个欧洲,还是对美国来讲都极其有利。</p>

    虽然说想坐收渔人之利,但是同样的,美国却也害怕两件事真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p>

    第一件事:苏联真的撑不过1940年的冬天。</p>

    美国战略情报部根据苏德战争开战一个月的军事预估,结果显示德军很有可能会在11月底攻陷莫斯科。</p>

    如果这件事一旦发生,那么苏联很可能就此投降,这也就意味着英美会在日后挑战一个整合了整个欧洲的德国。</p>

    一旦没有了苏联牵制德军大部分兵力,英美想要反攻欧洲大陆,这一过程无疑会变得极其艰难。</p>

    并且由于英国距离欧洲大陆实在太久,当苏联投降之后,英国无疑会面临更大的武力威胁,当整个欧洲的资源向英国逼近时,很难保证英国不会屈服。</p>

    没有英国作为跳板,美国想独自挑战德国是极难做到的。</p>

    第二件事: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前讲和。</p>

    当德军逼进莫斯科,苏联已经没有退路,斯大林当时只能依靠预备武装队进行第一轮的防御,而西伯利亚的百万大军此时也无法回援。</p>

    当军用物资缺失的情况下,这明显是一场看不见胜利的战争,在罗斯福的脑海中始终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如果苏联退无可退,那么苏德讲和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p>

    尽管斯大林一再向罗斯福保证,就算丢掉了所有的城市,他依旧会在乌拉尔山与德军继续战斗下去。</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