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章 滚滚历史车轮(第2/3页)  带着淘宝去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p>

    英法的目标是联合苏联,牵制德国,使其不敢放手侵略从而危及自身的利益。而德国的目标则是拉拢苏联,使其在未来的冲突中保持中立,这样德国在发动战争时便可无后顾之忧。</p>

    所以,能否维持欧洲和平,苏联的决定便是至关重要的了。</p>

    于是,1939年4~8月英国、法国和苏联为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在莫斯科举行了长达数月的拉锯式谈判。</p>

    尽管苏联原本是愿意与英法合作,制止德国侵略,从而保证自身的安全。</p>

    然而英法出于种种原因迟迟不愿为与苏结盟付出应有的努力和代价,而德国却不失时机地给予了苏联所需要的一切,再加上波兰等东欧小国的极力阻拦,不愿意苏联出兵波兰进攻德国,最终导致三国谈判破裂。</p>

    最后苏联与德国牵手,苏德双方于8月23日在莫斯科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有效期为10年。</p>

    同时由于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始终未能在战前建立,这一结果无疑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从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p>

    而就在此时,日本关东军在1939年5月中旬,挑起的诺门坎事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p>

    日军在1938年7月底进攻苏联,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展开反复争夺,最后日本吃了败仗,主动与苏联媾和。</p>

    但是,日本内阁和军方中的“北进派”并不甘心。</p>

    裕仁天皇为了安抚好战的陆军将领,允诺他们可以再度向苏军挑衅。</p>

    战役初期,日军屡屡得手,进展顺利。</p>

    但是到了8月下旬,朱可夫指挥苏军机械化部队全线反攻,将日军第二十三师团1.1人全部围歼,日军两名联队长烧毁军旗,自杀身亡。</p>

    由于此番诺门坎事件日军比原历史上强大了许多,装备了大量新式战车和反坦克武器,苏军此番受到了更为严重伤亡。</p>

    苏军8月20日总攻时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p>

    整个战役苏军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1的火炮数量优势,3:1的兵力优势,但伤亡比日军更大:阵亡9703,受伤15251人。</p>

    另外,苏军坦克被击毁280多辆,装甲车损失90辆,日军只损失了30多辆战车装甲车,安岗坦克支队也没有被歼灭,只是在7月弹药耗尽后,自行撤退了。</p>

    诺门坎战役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日本方面既看到了自身不足,同样也看到了希望。</p>

    在诺门坎战役后,很多违抗军部命令擅自抗命发动冲突的日军中高级军官遭到了清洗,整肃了陆军的纪律。</p>

    日军加强了陆军上级对下级各部队的控制能力,使得日本陆军中以下克上的传统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