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5章 集体婚礼(第1/3页)  带着淘宝去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连续炮轰三小时后,日军配置在江边的两万具发烟筒,同时发射烟幕和毒气,宽达五公里的淡黄色毒雾,缓缓顺风而下,穿过硝烟余烬,飘进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守军阵地。</p>

    幸存的守军官兵在逃过毁灭性的炮击后,又遭到大规模毒气攻击,大批官兵中毒,部队陷入了混乱和恐慌。</p>

    3月20日晚7点半,日军中井师团的突破大队,戴上防毒面具,开始强渡修水。</p>

    而这时,守军第76师第456团河畔警戒阵地,已被轰得支离破碎,剩下的官兵在毒气中痛苦挣扎,唐际遇团长根本无法掌握部队,失去了组织作战的能力。</p>

    凭借着大规模使用毒气的卑鄙伎俩,日军中村师团终于在修水河畔站稳了脚步,炮兵突破作战大获成功。</p>

    渡江成功之后,中井师团开始强攻观音山阵地的制高点凤栖山,守军第一营在炮轰时已经瓦解,残部在日军进攻时伤亡殆尽,刘纯仁营长力战殉国。</p>

    21日上午,罗卓英得知日军已突破沿江防线,便按早期单线御敌的标准程序,设法调动部队填补阵线缺口。</p>

    22日凌晨两点,日军搭成了浮桥,冈村精心策划的主角石井战车队立即渡河。</p>

    日军渡河之后,天气渐渐放晴,日军第三飞行团开始大肆空袭,轰炸华夏军队,几乎如入无人之境。</p>

    22日早晨,在优势的飞机和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围攻吴城,并不断发射燃烧弹和毒剂弹,守军伤亡惨重,只能放弃吴城。</p>

    而此时,高密市政府大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四周彩旗飘飘,一副热闹非凡的喜庆场景。</p>

    2580对新人盛装打扮,新娘一律身着红色华夏传统新娘妆,新郎是军人的就戴红花穿军装,是政府公务员的就穿公务员制服!</p>

    至于普通老百姓嘛,对不起,这一次就不要来凑热闹了,杨帆这是专门给麾下官兵和公务员搞得一次福利大放送!</p>

    杨帆原本打算凑够1000对新人就行,没想到活动倡议发出去后受到了广泛支持和响应,短短三天时间里就有1800多对申请报名。</p>

    春天果然是一个求偶配偶的好季节,年轻的男女们都忍不住春潮涌动,开始用下半身思考问题!</p>

    对此,杨帆自然不会小家子气,只要符合条件的一律都批准纳入计划,最后总人数定格在了2580对!</p>

    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式婚礼,是与华夏的传统旧式婚礼相对而言,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p>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在婚礼形制上也推广西式新婚仪,并由社会局出面组织,首开近现代集体结婚风气。</p>

    1935年上海首倡集体婚礼,17对新人结成佳偶,汉口、北京便紧随其后。</p>

    1935年在南京励志社大礼堂举行的“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时任南京市长马超俊出席证婚,共有33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