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9章 营救八百壮士(第1/3页)  带着淘宝去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

    11月6日晚,上海公共租界孤军营。</p>

    经过周密策划和组织,杨帆派出了的精锐营救小组花费重金混进了羁押“八百壮士”的孤军营,一天功夫下来便与谢晋元等人打成了一片。</p>

    杨帆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于今晚实施千里救援,动用3架海骑士直升机绕道飞抵上海公共租界的孤军营。</p>

    1937年10月26日晚,第88师第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一营官兵400余人固守闸北四行仓库。</p>

    “八百壮士”这支孤军坚守最后阵地,力战4日夜,击退敌人6次围攻。</p>

    日军横尸四行仓库附近约200余,伤者无数,并毁其战车2辆,我孤军仅伤亡37人,营长杨瑞符弹穿左胸负重伤。</p>

    然而,“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孤军作战,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的恐慌。他们担心战事会危及租界安全,要求华夏政府下令孤军撤退。</p>

    谢晋元接到撤退的命令后,代表全营官兵表示誓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其所。</p>

    后被再三电令,谢晋元才率领全营官兵挥泪退入租界。</p>

    退入公共租界后,谢晋元等人随即被租界当局缴械,羁禁于星家坡路胶州路转角地带的兵营。</p>

    所谓兵营,实际上类似于一个俘虏营。</p>

    兵营占地约46.66亩,是一块地面坑坑洼洼,垃圾满地,抛弃弃婴的荒地。</p>

    四周拉起铁丝网高架,营地用芦席盖起了营房,大门口由万国商团的白俄团丁守卫巡逻,将士们不得外出,只能在铁丝网内活动。</p>

    谢晋元率领的国民政府军88师262旅524团1营377人羁留于此,用鲜血和毅力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战挽歌。</p>

    来到孤军营的第二天,谢晋元在接见中外记者时表示:“倭寇与我们势不两立,我们存在一天,决与倭寇拼命到底。”</p>

    孤军驻扎后,谢晋元为了保持官兵斗志,坚持对全体官兵进行严格训练,他一再强调大家要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以图重回前线,杀敌报国。</p>

    因此,全营官兵仍然过着井然有序的部队生活,每天按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有条不紊。</p>

    每天早晨,谢晋元亲自率队出操上课,并坚持进行“精神升旗”仪式,全体官兵面向天空行军礼,表现了对中华民族的无限忠诚。</p>

    在羁留期间,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孤军营”官兵自力更生成立合作社,实行生产自助。</p>

    生产出的鞋子、肥皂、毛巾、藤椅等用品,除自用外,还销往外地,弥补了生活经费的不足。</p>

    随着上海形势的变化,日伪活动日趋猖獗,他们对谢晋元等威逼利诱,企图使其变节,但谢晋元毫不动摇。</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