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捷报入京(第1/2页)  公主要登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前线传来捷报,太子殿下重创申国大军,活捉敌将赵振。”

    夏国成宪皇帝一直病着,朝中大事都托付给了太后与四位辅政大臣。为了养病,他移宫别居,除了皇后与近侍,已经很久没有见外人了。这日他有些发热,正迷迷糊糊睡着,贴身总管太监福裕进来唤道:“陛下,李大人,蒋大人,魏大人,崔大人都来了,在殿外求见。”

    皇后在旁边欣喜道:“皇儿打了胜战?太好了,陛下,您听见了吗?”

    成宪帝闻言睁开眼睛,他很虚弱,在两个人的帮助下才勉强坐起来,喘着粗气问道:“皇儿活捉敌军将领赵振?朕没听错,赵振可是申国一员猛将。”

    福裕笑道:“陛下没有听错,国师大人亲自押送俘虏进京,已经到了城外,四位大人就是为此事来求见陛下的。”

    “好,好,自从战争开始,这是我们第一次取得这么大的胜利。申国损失赵振这名大将,必遭受重创,再一举攻之……哈哈,朕对得起祖宗了。”成宪帝老泪纵横,他年纪其实不大,但常年病重,加之忧愁敏感,头发全白,看起来竟像是垂死老人了。皇后心里着急,忙问道:“陛下,皇儿打了胜战,是不是可以让他回来?臣妾快一年没见他,日夜想念。”

    成宪帝叹气:“是啊,都快一年了,这场战争拖得太久,苦的是两国百姓啊?传旨,叫四位大人进来说话。”

    “是。”福裕自去传旨,皇后知道自己在这于理不合,便也退到后殿去了。与此同时长庆宫中的隆庆太后案上也放了两份捷报,她在朝中很有威望,虽为了避嫌没有公开参政,但大权其实都掌握在她手中。另一份捷报却是德安呈长来的,除了活捉敌军将领,上面还详细记载了大将军李胥叛国,以及太子与国师联合锄奸经过。太后看完点了点头,叹道:“离儿是个好的,不仅成功揪出军中奸细,还趁此机会大败敌军,活捉对方将领,好样的。”

    德安笑道:“多亏太后慧眼识珠,驳斥了几个主和派,力主由太子殿下执掌军务。老奴这段时间在军营看着,殿下虽然年轻,但俨然有先帝当年风范。”

    太后嗔道:“用你拍马屁?眉儿是我养大的,她什么样我还不知道?只可惜她是女儿身,若将来皇帝执意过继嗣子,我这个太后也难以保全她。”

    德安想着宗室中那几个吃喝嫖赌一应俱全的纨绔子弟,若让他们当了皇帝,这天下可就乱了。他摇摇头道:“现在说这事还为时尚早,只要公主打了胜战,申军退兵,有功于夏国,那时候太后再力主由公主登基,想来阻力会小一点。”

    “当年先帝病重,太子远在边境,我奉命辅政,都还被那些老学究痛斥,弹劾的折子就没断过,如今想要扶持眉儿登基只会更难。”太后叹口气,起身走到殿外。长庆宫宫中都种植着杜鹃花,因为她的闺名便是杜鹃。她眯着眼睛看着,仿佛看见当年自己初进宫的时候。她的神色逐渐坚定:“若那几个宗室子弟成器也就罢了,我答应过先帝,会守护夏国江山,绝不能让不孝子孙毁了。女儿怎么了?眉儿的功绩,难道还比不上那几个蠢货?谁反对都没用,我一定要让眉儿登基。捷报送去皇帝那了吗,张国师进宫没有?”

    德安忙道:“四位大人已经去面见陛下,国师在等候传召,赵振和李胥暂且关押在刑部大牢。”

    太后思忖片刻:“张羡林这个老狐狸,这么多年不出山,一出来就要跟我作对。摆驾,去凤仪宫。”

    “是。”

    大约一年前隆庆太后发动政变,她成为夏国实际掌权人,成宪帝因病退养后宫。凤仪宫内外都有御林军把守,太后来的时候,便听见殿内传来皇帝怒吼:“李胥?他竟敢勾结申国,引敌人入侵?”

    兵部尚书崔大人道:“是啊,谁能想到我夏国连连败退,竟是因为主将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