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剧组小混混(第2/3页)  我真没想当明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代导演的故事。

    如果单说起第六道导演娄桦和贾樟柯二人,据说业内对这二位心中都发颤。

    到不是这两人有多大背景,只不过是这两位拍的片子,很少没有能播出去的。

    但在海外的口碑都很好,很多海外公司抢着两人的片子。

    作为两位文艺片导演,国内很多公司看中他们的名声,想找二人拍戏。

    但又犹豫,摸着手上的钞票。

    想要赚名声,但又舍不得。

    因为给他们的投资几乎就回不来了,在国内根本上不去院线,只能靠售卖海外版权来收回成本。

    说来厉害,贾樟柯的片子在海外就没亏过,以至于一片难求的程度。

    据说还有一个段子,说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只要你拿着一盒拷贝带子,蹲在门口跟人说这是华夏被禁的。

    得了,几乎你就不能空手回去。

    保准能有买你片子的人。

    贾樟柯拍的片子,几乎是有一部禁播一部。

    直到2004年《世界》的发布会上,贾樟柯哭了,因为8年拍了4部电影,第一次在国内公开上映。

    可想而知,贾樟柯在国内有什么地位。

    据说,某电广因为这几位导演,硬生生宽松的一些条例。

    但还是没用,大大小小的片子不知被禁了多少回,每次宽松的条例在他们面前还是太严。

    在各种条例之下,这些第六代导演硬生生突破一片天。

    按照秦浩对他们的说法是,这两个小老头有意思,他们总是能看见,在动荡的那个时代中,看见一个人的背影。

    无论是《小武》还是《山河故人》还是娄桦的《苏州河》。

    他们都是在动荡的时代下个人的微缩观影。

    90年代,横在第六代导演面前的三座大山是主旋律电影、电影局和审查制度。

    这些“七君子们”扛起独立电影的旗帜,转入地下用镜头作为无声的抗议。

    当然还是能看见秦浩对于他们的敬重的,但是更多的是熟悉。

    在秦浩嘴里这些导演似乎就像是身边的邻居一样熟悉。

    “嘿!”

    蹲着马路牙子想事情的苏子衿,被下了片场的秦浩吓一挑。

    转过头看见他一脸笑意。

    “有烟吗?给我来一根。”

    苏子衿不情愿的从兜里拿出黄鹤楼,看见里面仅有的四根,索性都拿出来。

    给秦浩一根,然后自己抽一根。

    剩下两根放在地上点着了,就看着它逐渐燃烧成灰烬。

    “明天就有你的戏了!你可别被吕导卡哭了。”

    苏子衿把火机收拾好,然后小心翼翼放进去。

    这几天剧组这帮孙子总找自己借火点完就顺走了。

    苏子衿这几天光火机就买了五六个,所说不贵,但心中不得劲啊!

    苏子衿把烟灰磕磕,笑道。

    “多大点事,剧本都在这呢!”

    苏子衿指指脑袋跟秦浩说道。

    秦浩今天的戏拍完了,扭头拍拍屁股上的灰就走了。

    苏子衿看着地下两只烟被风抽个干净,然后把手上的烟头扔出去,就听后面大声喊一句。

    “苏子衿,你这个小兔崽子。又乱扔烟头!”

    苏子衿听见声音马上开溜,身后的是管场务的头,每次看见苏子衿都喊上一通。

    最惨的一次是苏子衿在那磕瓜子,都放在兜里了。

    可没想到来一阵风,一溜烟把瓜子皮全都给刮没了。

    瓜子皮飞的满场子都是,苏子衿硬是被他骂了一天,一句话都不重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