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这一幅画!【3更】(第1/3页)  重生之大画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98年之前, 田子坊还是下雨存泥,晴天扬尘的马路集市。

    老上海石库门建筑房错落,居民们在路上摆摊, 坐在墙根晒太阳, 来来往往尽是生活的浓烈气息。

    直到9月起实施集市入室,泰康路路面重铺,自此,田子坊抹上了苏荷色彩, 逐渐变成五大洲、四大洋的艺术家们才华流溢的‘作品博览会’。

    无数雕塑、影视、绘画、陶艺、摄影、国粹大家入住泰康路,田子坊成为泰康路的街标, 也成为上海留住的‘岁月之美’, 并体现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对全世界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之美’。

    上一世,华婕来上海后, 游玩的第一站就是田子坊。

    离世前最后去玩的地方也是田子坊。

    走进迷宫般的弄堂里,上一世是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 以及茶馆、露天餐厅、咖啡座、画廊和各国餐厅。

    拐过集市街角,又会不经意撞进仍有人生活的民楼,小房门侧挂着取奶箱, 立着仍在工作的古朴信箱。

    还有老人坐在阴影下, 摇着蒲扇将过往举着豪华相机四处采景的摄影师,和来自各国各地的游客, 当成奇景欣赏打量。

    而2001年, 这里才建设了3年,还没有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没有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

    可它的美已经初见端倪,华婕有幸踏进来,捕捉它还未被世界疯狂报道的、尚显青涩含蓄的美。

    工作日, 已经有许多商家入驻的田子坊小巷里并没有太多人。

    华婕绕过几圈后,找到一个她觉得最有韵味的巷角,画纵深感、透视感最强的交叉口。

    慢条斯理的架起画架,铅笔轻轻打草稿勾勒构图,青瓦房檐,檐角祥兽,规整过的电线,还有仍冒着炊烟的烟囱……

    青石砖铺就的小路因为刚被清洁过,尚留有水痕,令人觉得湿润舒服。

    现在街边小店还未被旅游向和艺术向的店面侵占完全,许多都是卖水果卖菜等日常商品的店面。这个时间上,老人和主妇们穿梭在一些店铺之间,步履稳健,显示着他们知道自己要买什么,接下来要去点什么,脸上淡然的神情,是对生活的笃定。

    华婕笔触轻缓,认真勾勒下这些身影,捕捉到上海最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

    ‘弄堂’这个词,在华婕的笔下尽显其独有韵味,那些线条逐渐舒展抽条,蔓延向整张纸面,最终成为一幅完整的田子坊风景画。

    第二天,华婕用铅笔,在画面上勾补出光影,又仔细观察和反复修正了一整天。

    到第三天,才开始进入铺彩着色环节。

    闲散的下午,大爷坐在少女身后两步的位置,搭上凉棚,架上一张小桌,喝着茶,摇着扇,将‘看小姑娘画画’当成了一天之内最重要的休闲活动。

    茶香袅袅,他放了一盏新杯在自己对面,等着华婕停笔休息时,如果回头看他,便可邀约她共同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

    当华婕用大笔触铺洒背景,布局好光影时,巷子里忽然闯进一群小学生。

    老师组织着孩子们走进巷子,瞧见华婕后愣了下,因怕打扰到华婕的画面,她让孩子们都坐在华婕身后。

    于是,一群小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列一列一行一行按大小个站好,然后放下马扎,坐。

    “掏出画板~”

    “拿出画笔~”

    “开画~”

    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随指令动作,像一群小机器人。

    他们看见什么便画什么,有的画街,有的画人,有的画房子,有的画华婕,或者坐在一边的老爷爷……

    没过多久,孩子们便有些坐不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