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6章 献出忠心(第1/2页)  农门娇娘怂又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村位于云中城东,在其周边村落里,属于极其不显眼的一个。一村之中,只有寥寥二十多户,其中最显赫的当属李氏。

    李家一儿一女,女儿进了城里给大户人家当丫鬟。后来服侍的主母因病逝世,这位丫鬟被老爷娶了,摇身一变成了知府夫人。

    李氏能熬出头,也是个识大体的。知道自己家小门小户不入流,只将弟弟接进城中给了个小职位。至于老母和弟媳,则被留到了东村。

    她肯花钱补贴家里,当初东村地痞流氓横生,李氏也求了知府派人治理。所以老母弟媳也安于在村中待着,享受着旁人享受不到的那份尊敬。

    李窈窕刚进东村的那天就拜访过李家,此时李家媳妇儿手上正戴着她送的素玉镯子,脸上笑得挤出了褶子:;妹妹来就来,怎么还拿这么多东西!

    ;前几日我忙着安顿家里,也顾不上拜访李娘子……

    李娘子是见过好东西的,低头看着篮子里的麦粉,笑得更欢了:;哎呀,妹妹怎么还这么客套?叫我姐姐就行了!妹妹这几日可在咱们村里住得惯?有什么需要姐姐帮忙的,尽管开口!

    李窈窕上赶着送礼,自然也是有事相求,于是便装作乖巧:;还真有件事麻烦姐姐!我们初来乍到,也无技傍身……想托姐姐帮着买几亩薄田以备家需。

    这话一出,李氏便露出几分为难。

    李窈窕观察着李氏神色,细声说道:;当然,只用一些下等田就可以了。

    大启朝田地分三类,朝廷管控的良田、普通人家可以佃租的中等田,以及最不起眼的下等田。这下等田叫得好听,其实就是一些荒地。这些地大多土地贫瘠,种不出什么东西,只够家用。

    李氏一听,心里便松了一下,眉间也顿时重露笑意:;哎呀,这好说,改天咱们去村长那走一遭。咱们村良田没有,下等田可不少……不过那田里实在种不出东西,妹妹可要多考虑考虑。

    李窈窕上辈子在农研所工作,做的就是跟土地打交道的事。来之前她已经带着刘启之在村里遛了几个弯,随口问村中老人小孩打听了这里的降雨情况。后来亲自去田埂上捧了几把土,心里有了推测。

    都说东村麦长得不好,稻也种不出来,可在李窈窕看来,并非这样。

    东村春夏两季爱降雨,地势平缓且开阔,不远处更是有条河,河流两岸土地肥沃,是村里仅有的良田。

    而越向外分布,土壤越干,灌溉不到位,自然不好种东西。然而单按土壤湿度来讲,这里其实是不适合种麦子的。

    想到此处,李窈窕心里一叹。大启朝虽然看似繁华,吃穿用度一个不少,可终究是古代。没有掌握科学的种地方法,底层人的生活能好吗?

    又和李氏客套两句,李窈窕说了自己想要收点麦子的想法。李氏大笑,当即就唤小儿子带着李窈窕去村里逛逛。李窈窕是带着刘启之出来的,两人以二十文一斗的价格收购了不少麦子。等回到小院的时候,李窈窕脸上的笑怎么也遮不住!

    云中城米价如今在五百文一斗,成品麦粉价格维持在三百文上下,自己要赚翻了啊赚翻了!

    果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马克思主义诚不欺我!

    如此想着,李窈窕迈进小院的步伐都轻快了不少。顾昶和唐宝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小正太奶声奶气道:;嫂嫂!你怎么了!

    李窈窕嘿嘿直笑,看刘启之手上的麦子就像看银子一样,大手一挥,干脆道:;我高兴!今晚全家吃肉!

    顾昶欢呼一声,也跟着傻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