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附录3 如果同时出现多个意象,该如何解读?(第1/2页)  潜意识知道答案:认识你不知道的自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附录3 如果同时出现多个意象,该如何解读?

    意象都有一一对应的解释吗?

    有些人会问这个问题,我估计这可能是受到了周公解梦的影响。周公解梦会对你梦到的东西给出一个对应的解释。

    用这种方式类推,我们就会这么去思考意象对话。如果在一个意象对话中,我们发现房子里面有一条蛇,还有一条狗,一个人从房子上跳下来,吃了一条鱼。这些意象代表什么?

    如果说,梦见鱼代表发财,梦见蛇代表遭灾,梦见房子代表家庭,梦见从楼下跳下来代表一种失败,那多个意象在一块儿,就会拼出一个很奇怪的结果。但实际上,我们的真实生活不是这样子的,它们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意象可以有多种意义

    每个意象都不是固定地代表什么,它只是我们心理世界中所发生的事件而已。

    我们可以拿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打个比方,比如我问某一个人:“看到你母亲代表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代表着给我做好吃的。”这么说对不对呢?

    其实可以是对的,因为生活中可能他见着自己的母亲,母亲就会给他做好吃的。但这样就能说明,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他见到母亲就等于他有好吃的吗?这就不对了。因为有的时候妈妈代表着好吃的,有的时候可能他会跟妈妈出去,这时妈妈就代表买东西。有时候妈妈可能跟吃饭和逛街都没有关系,他就是想回家看望一下妈妈。

    一个意象往往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假如有一个人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在,父亲在,爷爷奶奶也都在,这代表什么呢?这里并不是要把母亲代表什么、父亲代表什么、男的代表什么、女的代表什么加在一起,而是把这个场景看成整体去观察、体会,再赋予它意义。

    比如,爷爷奶奶不太常来,他回家的时候,发现爷爷奶奶坐在家里,父亲母亲也在,整个场景对于他来说可能意味着团聚。所以,单独有母亲并不代表团聚,单独有父亲也不代表全团聚,单独有爷爷不代表团聚,单独有奶奶也不代表团聚,但是如果他们都在家,就代表团聚。我们要对所看到的一切东西综合去理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意象世界:现实世界的另一种形式

    我们看到的种种意象,实际上是内心用更原始的认知方式——可以粗略地把它叫作形象思维——去看世界的时候,心理世界呈现的一些现实存在的事物。这是意象对话的基本理念。

    既然是一个心理世界,那这个世界里面很少只看到一个意象,几乎永远是多个意象共同存在的。多个意象共存,会形成一个场景、一个故事,我们需要去理解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意象世界是用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讲故事的方法或者另一种规律,去显现出现实世界的某个故事。就像我在上课的时候,有时候会跟学生说:“在现实世界中,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讲台上站着一个老师叫朱建军,讲台下坐着70名学生,各有各的名字,大家一块儿来上一堂心理学课。”

    但在意象世界中发生的是什么事情呢?可能这个叫朱建军的老师,他内心有好多不同的子人格。其中一个子人格,是一个白须白发白眉的老人。此时此刻,在这个子人格的眼中,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他正在山里的松树下,垫着一个蒲团,坐在一块石头上,给一些来山里拜访他的人讲一些他自己的感悟。在他眼中,面前的并不是70多个学生,有老人、孩子、青年人,还有一些可能是坐在那儿认真地听人说话的小猫和小狗。

    在意象世界中,坐在大学校园里听我讲课的这些学生,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什么呢?也许是一个高僧在讲一些道理,也许是一个非常威严的酋长在发表讲话,也许是一只很活泼的猴子正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