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汉化蒙古,势在必行!(第1/2页)  大明:开局抄了百官的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紫禁城,太和殿内。

    “此次关宁锦一战,我大明,势如破竹,宛如神兵天降!”

    “瑾州一战,总兵孙传庭,副将张献忠,率军英勇守城,此战,我军近乎全歼清军正蓝旗,生擒正蓝旗旗主,爱新觉罗.豪格,俘获马匹,辎重武备无数!”

    “清帝爱新觉罗.黄台吉已派遣使者递来停战书,并希望用重金赎回长子爱新觉罗.豪格。”

    “大同府一战,全歼漠北蒙古诸部,其首领,汗王尽数凌迟处死,整个漠北,已尽数向我大明俯首称臣。”

    “至于那皮岛的朝鲜军,他们虽然嘴上说配合清军围攻我东江镇,但实际上,直到清军败退,他们都一直龟缩,并未对我军做出任何动作。”

    “清军败退之后,朝鲜差人来报,表示愿意重新称臣纳贡,与我大明永远修好。”

    听闻此言,满朝文武都发出了不屑的哂笑。

    墙头草,走狗一般的国家!

    龙椅之上,少年天子听着大臣口中的战绩,神色泰然,并无半分喜悦之色。

    这是当然的,拿着三百多年后的兵器跟人打,这样的战果,有什么悬念吗?

    “告诉蒙古诸部。”

    少年朱唇微张,懒懒地说:

    “他们百年来不思悔改,屡犯我大明,我大明,早已不再对他们有半分信任可言!俯首称臣?他们没资格!”

    “想要活命,那就将整片蒙古大草原,彻底划入我大明的疆域,抛弃游牧文化,接受汉化!”

    “否则的话,从今往后,这世上,再无蒙古!”

    天子之言,掷地有声,群臣也纷纷点头称是。

    多少年了,这些游牧部族,就像一把悬在汉人头上的闸刀,随时威胁着汉人的生存。

    如今,是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众位爱卿,对于汉化蒙古一事,诸位可有良策?”

    “启禀陛下,臣以为,可迁中原工匠人口北上,广筑城池,繁衍生息,与当地牧民融合,新出生的孩童,只得学习汉语,研习四书五经,君子六艺,如此,长年累月之后,蒙古大草原,将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户部尚书卢若腾奏道。

    “唔,此计甚好,卢若腾,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臣遵旨!”

    “陛下,卢大人此计虽妙,但......”

    工部尚书刘策似有话要说。

    “刘大人但说无妨。”

    “是,诸位,草原之上,建筑房屋要塞的技术,跟在我中原大地上,是完全不同的。”

    “草原上,土壤稀薄,降水贫乏,用传统的建筑之术,恐难建成啊,得另寻他法。”

    “况且,蒙古草原,开垦困难,若是大规模迁徙人口北上,又不谙放牧之术,粮食,水源要如何解决?”

    刘策说完后,众臣交头接耳,纷纷点头。

    这确实是个问题。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就要解决问题,这不就是你工部的任务吗?”

    天子淡淡地道。

    刘策闻言,皱了皱眉,说:

    “呃......陛下,科学院内,倒是不乏建筑与畜牧的行家,只是目前科学院的首要任务是研究新式大明水师战舰,目前......并没有充足人手啊......”

    朱由检想了想,对户部尚书说:

    “卢若腾,你回去让户部探访全国各地,寻找一个叫宋应星的人,此人自幼喜爱发明创造,聪明绝顶,机智过人,若得此人相助,必能解决这个难题。”

    宋应星?何许人也?

    满朝文武,还从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心里只觉奇怪,皇帝又是从哪里知道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