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9章 梦幻的瓷器(第1/2页)  极品捡漏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君杰那一瞬间的慌乱,这时早已消失不见,仿佛做了一场梦。
    真相究竟如何,人们还未尝可知,权当群体幻觉。
    微不足道的小小插曲过后,人们重新将心神落在隋欣手捧的锦盒上。
    人们可太好奇了,从锦盒的重量来看,很显然他这一轮亮出的不是九鼎碎片。既然不是九鼎碎片,那又会是什么震古烁今c永垂华夏文物史的神器?
    “啪嗒!”陈宇掀开锦盒盖子,疑云散去,天晴了。
    陈宇拿出来了一块梦幻般的瓷器碎片。
    当这一块瓷器碎片出现在眼前时,无数人双目圆睁,呼吸停住。
    那是多少华夏古玩行藏家的魂牵梦绕啊!
    提起瓷器大窑,首推汝c官c哥c定c均。
    然而,这块瓷器碎片,与人们所熟知的大窑技艺皆对不上号。
    它如梦似幻,美得是那样不切实际。
    自陈宇将它从锦盒中取出,天空似乎都格外放晴了。
    雨过天晴,云。
    它青如天c明如镜c薄如纸c声如磬。
    在阳光的映照下,它像是会呼吸一般,一呼一吸,半明半暗。
    没有什么纹饰,没有细节,可它却生生将芸芸众生的魂魄都吸走了一半。
    华夏古玩行门类庞杂,高手如云,瓷器只是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分类。大多数人,并非什么爱瓷如痴的‘瓷疯子’。
    但这块瓷器碎片,它天然自带一种睥睨众生的魔力人,让人无可逃离,无可回避。在它的面前,人人都是‘瓷疯子’,人人都是它最虔诚的信徒。
    没有人见过这一类瓷器,可它的大名,却人人耳熟能详,随口能言。不需要经验,不需要眼力,不需要阅历,只要见它一面,答案便总会脱口而出。
    柴瓷。
    它便是华夏历史上的重大遗憾之一c华夏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代表。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柴荣规定,烧制出来的合格御瓷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
    为保证质量,柴荣的弟弟调集民间最优秀的匠师和艺术师,精心设计,严格配方,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性地在釉泥中掺入玛瑙c翠玉c黄金等原料,集科学配方c火候控制c流畅线条c图案造型c时代风尚和人的灵魂感悟于一身。
    据唐氏《肆考》记载,在设计柴窑瓷器的时候,周世宗要求道:“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作将来。”
    其青如天c明如镜c薄如纸c声如磬c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
    他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一次他亲自检查大内府库,发现前朝各种器具,极其奢侈华丽,连一个小小的便器都用七宝装饰。
    赵匡胤不禁感慨万千,对臣下叹道:“为人主者,糜烂如此,焉能不国亡家破?我大宋当以此为戒!”
    当即下令,将那些价值连城的器具搬到院中,全部砸毁。
    自此,青如天c明如镜c薄如纸c声如磬的柴瓷,失传。
    从古玩收藏者的角度来说,赵匡胤无疑是个败家子。但从戒奢节欲c节省民力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说赵匡胤错。所以这件事,只能算为历史的遗憾。
    多少人穷其一生想找一件真正的柴瓷,看看什么叫‘青如天c明如镜c薄如纸c声如磬’,奈何至死都未能如愿。
    今日,陈宇不知圆了多少人的心愿。
    在柴瓷面前,人人都是‘瓷疯子’。而陈宇和这块柴瓷碎片结缘,恰恰也是因为与一位‘疯子中的疯子’结缘。
    陈宇入京不久后,机缘巧合,知晓了一位疯老头。
    因为与陈宇结缘,疯老头被乐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