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第32章(第1/6页)  八珍玉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花荼回到了厨房里, 继续做那一道八菌面。

    很早以前,人类就把菌菇作为了食材,烹饪各种美味佳肴, 蘑菇不光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

    云南人喜欢把蘑菇称为菌子, 每当下过雨, 森林里的各种植物下就会冒出来各色的蘑菇。人们拿着背篓, 上山采摘,回家了就可以做一桌子的菜, 多余的还可以拿去贩卖。

    其中有的风味奇佳,人们熟知的,比如松茸,羊肚菌,鸡枞, 谷熟菌,奶浆菌等。还有风险,必须做熟, 否则容易看到小人的见手青等。

    八菌面这个名字, 源自于八菌汤。

    而这八菌究竟是用哪八菌,民间也并没有统一约定俗成的做法, 于是有人又把这道菜叫做杂菌汤。

    花荼所做的, 就是这道菜的变种版本,以汤做卤浇在面上。把汤汁熬到浓郁, 配上面条, 一边吃面,一边吃蘑菇。

    这杂菌虽然听起来是用什么蘑菇都可以, 其实里面却大有讲究。

    选择不同的菌子, 数量多少不同, 做出来的味道就会不同。

    菌子并不是越多越贵就越鲜,而是必须用到恰到好处,有的蘑菇相遇之后,香味叠加,有的蘑菇却是味道想冲,做在一起还会减分。

    比如香菇,虽然很香,但是它的味道就和很多的蘑菇想冲,一旦放入了香菇,其他蘑菇的味道就尝不出来了,所以很多菌类的汤中是不放香菇的。

    再比如松茸,少量一点点能够提鲜,一旦放多了也是只有松茸的味道。很多菜品真的是成也松茸,败也松茸。

    而有一些蘑菇,几乎没有什么浓烈的味道,比如竹荪,虫草花,猴头菇之类,再到生活里平常所见的蟹味菇,金针菇,杏鲍菇,这类蘑菇加入汤中有增鲜效果,却不会和很多的蘑菇味道起冲突,是杂汤经常选用的品种。

    今天花荼所做的这道汤是以云南的菌子为主。

    其中的主味是羊肚菌,因为其表面像是翻开的羊肚,因此得名。

    其他为辅的选择鸡枞,见手青,牛肝菌,再加上少量的松茸,随后搭配竹荪和猴头菇等,一共凑齐八种。

    这些蘑菇有的花荼采购的是干的,有的则是采购的是鲜的。

    干蘑菇需要泡发,冲洗之后放入水中泡上一晚,最后的蘑菇水千万不能扔,蘑菇的香味都在里面,那是做菜的佳品,做卤料的时候倒进去,就能够让一锅汤都喷香浓郁,立马提升一个档次。

    想要做好蘑菇,清洗是第一步,有的蘑菇不用太过清洗,冲洗一下就可以了,否则容易洗碎,有的蘑菇却产自山中,需要好好洗净。

    这时候就需要把蘑菇的根部完全去掉。

    然后把蘑菇放入水盆,用筷子快速旋转敲打。

    这一步叫做打蘑菇,随着水的旋转,形成漩涡,泥沙和蘑菇的惯性不同,就会分离开来,泡蘑菇和打蘑菇相结合,反复打上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就能够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