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背井离乡(第1/2页)  都市绝代修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山村。

    时间转眼进入八月底。

    在赵长山的老院中,一家人齐聚一堂,为赵舞天饯行。

    赵舞天明天就要离开林山村,前往燕京上大学,按照近年来生成的习俗,宗族要布置酒宴,送别赵舞天。

    堂屋之内,赵舞天与爷爷、父亲、叔伯等看电视。

    二十一寸的彩电,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古董”了。

    “天儿,听你父亲说自你旅游回来,就闷闷不乐。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坐椅子上的赵长山见赵舞天呆在一角,闷闷不乐,心思并未在电视上,遂问道。

    “即将到异乡生活,心中难免有些忐忑,有些不安。”

    赵舞天勉强一笑,向赵长山回道。

    “哪里不安?”

    赵长山追问道。

    赵舞天看着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爷爷,又看了眼鬓角微霜,眼角写着皱纹的父亲,良久才道:“这次旅游,回来时我看了西海,我一眼就爱上了西海,憧憬大海。我和普通人不一样,我知道我有些多愁善感,我离开家乡,怕家乡不再是原来的家乡,怕父母亲人渐渐老去。”

    从昆仑山回来时,赵舞天乘坐火车,他从西海附近路过,在高坡上,他仅看几眼。

    看海,一种是波涛汹涌,不甘平庸;另一种是风平浪静,甘于平庸。像是人生的两条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面对前者,都充满理想主义。

    梦想令人憧憬,但太过遥远,就像隔着大海,很多时候,都会举步维艰。所以人会望洋兴叹,望而却步。

    昆仑山的经历,是他闷闷不乐的原因之一。

    武道并不简单,藏龙卧虎的燕京,对赵舞天是一个挑战。

    因为赵舞天是不甘平庸的人,一切可以变强,可以帮助他的机会,赵舞天都不会放过。所以此行很可能再树立敌人。

    一个人去燕京,那种如影随形的孤独感,使赵舞天对家长亲人的牵挂更浓。

    “俗话说‘心安之处,便是家乡’。你长大了,不要因为家里而放弃事业。天儿扬名立万时,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赵长山动情地向赵舞天说道,他的话恳切而有份量。

    “我知道了。”

    赵舞天点头道。

    赵舞天在与大伯和三叔攀谈几句后,发现爷爷家里的家具和电器都很老旧,于是想让赵远乾去买一套回来,反正家里又不缺钱。

    可赵舞天此话一出,就被赵长山训斥:“老一辈人和年轻人的思想不同。我们这一辈,东西坏了是可以修好的,而不是想着去换新的。更何况没有坏的东西。天儿,喜新厌旧,可不是好习惯。”

    赵舞天听后,有些惭愧。同时,赵舞天在心里琢磨爷爷话语的含义。

    爷爷是个阅历丰富的人,尝尽人间酸甜,他说的每一句话,赵舞天都会重视。

    “爸,你们别看了,酒菜都准备好了。”

    这时,李红秀来到堂屋门口,喊了一声。

    赵长山、赵远乾、赵舞天等人来到院子坐下。

    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过年时的聚会一样。这使赵舞天心里充满慰藉。

    ……

    翌日,凌晨五点。

    赵舞天整装待毕,准备出发。

    这次去燕京,赵舞天本来还头痛怎么将朱雀鼎带走,发掘了朱雀玉佩后,担心都是多余的。

    赵舞天将朱雀鼎装在玉佩空间中,又将古琴收入玉佩。

    至于录取通知书、身份证件等物品,赵舞天则是背了个包,放在包里。

    赵舞天拒绝赵远乾、李红秀相送,甚至不让他们大清早出门送他上山。

    李红秀和赵远乾也拗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