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明悟(第1/6页)  卫贵人今天还想宫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裴舸是曾经认真?思?索过大庄国祚是如何走到了风雨飘摇、几近亡国的地步。

    在逐渐意识到这天?下的至高权柄也不过一个烂得岌岌可危的烂摊子后;在无数个朝中无人可用、苦苦思?索下一步又该如何去走时;在洛阳城破、为人俘虏后;在大草原上任人欺辱磋磨时,裴舸都一直没有停下过自己的思?考。

    后来裴舸也明白了,有些事情确实诚然有他自己的过错,但还很有些事情,也确实是造化注定、无力回?天?。

    真?要?论的话,可能都不只是骂一骂桓宗皇帝如何昏庸无德就能完的,还要?再追溯到他祖父、曾祖父、曾曾祖父在位的时候。

    所以裴舸渐渐也就释然了,从根子上就彻底烂透了的那些,就不是他想管就能管得了,他最多也不过就是尽人事、看天?命。

    在阿鲁台的手?下遭受折辱的时候,裴舸就曾认真?地列过若一切都从头再来,自己得要?避开的一二?三四?要?事。

    一自然是最不可再轻信阿鲁台挑拨而错杀重侯,当然,他也该要?与重侯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提醒对方,镇北侯府满门都对他这个皇帝不假辞色、不甚恭敬,又与淮南王一脉来往密切,实在是瓜田李下、本就令人生疑。

    若重侯爱惜羽毛,也该自觉注意了。

    二?便是再见到杨建、江充的第一刻,就毫不犹豫地杀了他们。——此二?者,巧舌如簧,谗言惑众,实在是一万个的留不得!

    三却是有些复杂了,政务上的事情总是要?麻烦许多,万事万法瞬息万变,从不是一句“得要?这么做”、“不能那么做”、“得推行这个法”、“不能再用那个法”就能简单解决的。

    或者反过来说?,只有能用要?杀什?么人、不要?杀什?么人来解决的事情,才是真?正简单而好实行的。

    就比如说?同样是如何用人,重侯不能杀、杨建要?杀、江充最好也立马杀了……这列下来一看就很明白。

    但在萧惟闻的事情上,就要?再麻烦许多。

    裴舸回?忆,自己最后与萧惟闻走到离心离德的地步,固然有两人政见上的屡屡不和的缘故:裴舸急于求成、萧惟闻守旧求稳,但终究裴舸才是皇帝,萧惟闻心有抱负而屡屡不得志,也就日?渐沉默顺从,不再多说?,只随波逐流了去。

    但萧惟闻之殇,从不是这一层之过,其中还有更大一部分?的缘故,在于他的发?妻张氏。

    后来害得萧惟闻心累疲乏,再厌倦于在朝堂上发?表任何意见,张氏才是那个当居“首功”之人。

    张氏善妒不容人,与萧惟闻夫妻感情极不融洽,这些裴舸都早有听闻,但真?正让他完完全全记住张氏这毒妇的是——后来重侯死后,朝中武将凋零、人心离散,裴舸无奈,最后只得遣了萧惟闻这么一个文臣去率兵抵御阿鲁台似乎已经势不可挡的南下步伐。

    双方在大同交手?,后大庄退到长城以内固守太原,战事最激烈的那一场,两国士兵在平阳关混战七天?七夜。

    其时,朝野内外谣言横行,许多人都在传大庄军队已败、领将萧惟闻已死,张氏那毒妇许是听信了这等谣言,甚至都尚等不及亲眼见到萧惟闻的尸首归洛,就为了抢先?掠夺萧惟闻死后自己与儿子所能瓜分?到的最大利益,而极其残忍地一口气毒杀了萧惟闻的三个庶子及其生母。

    裴舸尚且还记得,萧惟闻当年娶张氏,是因为张氏自己求到了太后面?前、而太后又紧跟着求到了桓宗皇帝面?前。桓宗皇帝其时虽然也并?不怎么喜欢自己这个盛气凌人的表妹,但多少还要?看顾点太后的脸面?,且比起专横跋扈的自家人,他更不喜欢胆敢违逆自己的臣子,于是一时兴起,一出乱点鸳鸯谱,便将两个人彻彻底底绑成了一对怨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