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91章 夏国相献计(第1/2页)  南明之绍武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如文岑纲所预料的那样,次日,吴三桂率领着大军主力,兵临娄山关下。

    吴三桂的真实目的不是为了攻破娄山关,进而占领遵义,他之所以兵临娄山关,只是为了吸引刘文秀来增援娄山关。

    只要刘文秀的主力一抵达娄山关,他就准备突然转兵西进,攻打毕节、七星关,从乌撒、沾益进军云南府(昆明)。

    当然,如果他不能给娄山关制造压力,就无法迫使刘文秀来援,虽然明军的吴汝义部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但是吴三桂还是决定猛攻娄山关,给刘文秀制造一点压力。

    随即,四十余门红衣大炮架在了山口,准备轰击明军大营。

    对于清军的一举一动,吴汝义都看在眼里,清军的红衣大炮架到一半的时候,吴汝义一声令下,近千名明军兵士将早已准备就绪的六十余门红衣大炮从左近的树林之中推了出来。

    清军兵士一看到这一幕,立刻傻眼了,纷纷扔下火炮就往后跑。

    明军阵地上的所有红衣大炮同时冲着清军的炮兵阵地发出山崩地裂一般的咆哮。

    立时,四处狼烟滚滚,烈火熊熊燃起,红的、黄的、紫的光焰映红了半边天,烈火中响起噼啪爆炸声,清军的炮管都被轰得掀起老高,然后重重的砸在第上;毡篷被烧,升起的飞灰在空中盘旋起落,散发出浓烈的焦煳味。

    接着便响起了呜嘟嘟的号角,密不分点的战鼓,鸣镝的火箭也怪叫着飞向清营,吴汝义亲自率领着五千多人,呼啸着向清军冲杀了过去。

    吴三桂太熟悉这种战法了,他一看明军冲锋的阵型就知道遇到老朋友了,嘴角微微上扬,将手一招,王屏藩立刻领着三千人马,迎了上去。

    王屏藩,盛京人。据史书上记载,王屏藩和马宝是吴三桂军中最是能战的两员武将。甚至觉得王屏藩比高大节还要厉害。须知,高大节最是擅长以少胜多,擅长用步兵打炮兵,在和大顺军作战的时候,高大节屡出奇兵击败顺军。

    吴汝义原本是不打算冲杀出去的,但是当他看见;平西王的大纛旗之后,立刻双眼充血,杀心大起。

    吴三桂和吴汝义虽然都姓吴,但是二人却是有亡国灭家之仇的!

    当王屏藩和吴汝义两军一交手,都同时感到自己遇到了劲敌!

    人喊马嘶,血肉横飞。

    吴三桂在和大顺军的作战之中总结了一套专门用来对付农民军的战法,尤其是对付大顺军阵的办法。

    如今的大明破虏阵看着和当年的大顺军阵相似,但是当两军撞击到了一起之后,吴三桂立刻察觉,他面对的是经过改造,比当初的大顺军阵要厉害得多的一种战法。

    以往的大顺军阵没有配被火铳,更没有配备组装了刺刀的火铳,而如今的这个明军的阵法显然是从大顺军阵改造而来,可是这最后的面的火铳手却犹如毒蝎子的尾巴,距离他近的他用火铳上的刺刀刺杀;距离他远的他就在其他兵士的保护下,从容装弹射击。

    三千清军伤亡过半,五千明军也战死了一千多人。

    吴三桂下令王屏藩后撤,吴汝义挥军追击。

    吴汝义追击归追击,可是他不是傻子,当他追出山口之后,立刻下令全军停止追击,缓缓后撤。

    吴汝义的这个决定无疑是最正确的。

    因为他只要再往前面追击十里的路程,吴三桂麾下的三大骁将:夏国相、高大节和马宝率领着两万人马已经摆了一个环形伏击圈等着他。

    只要吴汝义一进去,立刻就会被他们四面合围,一股歼灭。

    吴汝义也是老将,仇恨归仇恨,却还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犯傻。

    吴三桂看着吴汝义率军缓缓后撤的背影,冷笑道:;看来这个吴汝义是长本事了!接着他问身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